时间: 2025-04-30 21:0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01:20
“来人”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到来的人”或“前来的人”。它通常用来指代某人到达某个地点或场合。
“来人”作为一个汉语词汇,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保持相对稳定,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了更多的用法和含义。
在**文化中,“来人”常常与热情好客和礼貌待客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相关联。它强调了对来访者的尊重和欢迎。
“来人”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期待、好奇或欢迎的情感。它也可能引发对未知或新奇事物的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家庭聚会中听到长辈用“来人”来指示新到的亲戚或朋友,这让我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团结。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来人”:
晨曦微露,来人踏着轻风,
带来了一缕新的希望,
在寂静的村庄中,
唤醒了沉睡的灵魂。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陌生人走进一个热闹的市集,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快的旋律,象征着新来者的活力和喜悦。
在英语中,“来人”可以对应为“visitor”或“newcomer”。不同文化中,对待来人的态度和*俗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强调了欢迎和接纳的重要性。
通过对“来人”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这个词不仅在语言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反映了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观。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这个词的使用,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