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1:5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1:56:47
词汇“泂酌”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泂酌”进行深入分析:
“泂酌”的字面意思是远距离地舀取水。其中,“泂”指的是远,“酌”指的是舀取或汲取。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常用来形容从远处取水的动作。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泂酌”常用来形容在艰苦环境中取水的情景,有时也用来比喻在困难中寻求解决办法。在口语和现代文学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被更通俗的表达方式所替代。
“泂酌”的词源较为古老,主要出现在《诗经》等古代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
在古代社会,由于水源分布不均,人们常常需要从远处取水,因此“泂酌”这个词汇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
“泂酌”这个词汇给人一种艰辛和不易的感觉,联想到在困难环境中努力生存的情景。
由于“泂酌”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但在学习古代文学或历史时,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运用“泂酌”来描绘古代人物在艰苦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增加作品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远处的山泉边舀水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遥远的感觉。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水声潺潺,增添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由于“泂酌”是一个非常特定的汉语词汇,在其他语言中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汇。在英语中,可能需要用更具体的描述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如“fetch water from a distant source”。
“泂酌”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对于理解古代文献和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在学习语言和文学时,了解这样的生僻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知识和文化素养。
1.
【泂】
假借为“迥”。远。
【引证】
《诗·大雅·泂酌》。传:“迥,远也。”-泂酌彼行潦。 、 柳宗元《为韦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敬陈泂酌,以告明灵。
【组词】
泂酌、 泂泂
深广。
2.
【酌】
(形声。从酉(yǒu),从勺,勺亦声。从“酉”与酒有关。本义:斟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酌,盛酒行觞也。 、 《仪礼·有司彻》。-尸升,坐取爵酌。 、 《礼记·曲礼》-酒曰清酌。 、 《礼记·郊特牲》-缩酌用茅。 、 《公羊传·僖公八年》-盖酌之也。 、 《周礼·夏官》-及祭,酌仆。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 、 唐·李朝威《柳毅传》-因命酌互举。 、 宋·欧阳修《归田录》-以我酌油知之。 、 欧阳修《卖油翁》-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 《汉书·盖宽饶传》-无多酌我,我乃酒狂。
【组词】
酌献、 酌羽、 酌言、 酌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