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0:27
参酌(cān zhuó)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参考并斟酌,即在做出决定或表达意见之前,仔细考虑和评估各种信息或建议。它强调的是一种审慎的态度和深思熟虑的过程。
参酌的词源较为古老,其中“参”字有参考、比较之意,“酌”字则有斟酌、考虑之意。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参酌这一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如《左传》中有“参酌群议”的用法。
在**传统文化中,参酌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慎思明辨”原则,强调在决策和行动前的深思熟虑。这种文化背景使得参酌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参酌给人以稳重、谨慎的印象,常与智慧、成熟等正面情感联系在一起。它提醒人们在面对重要决策时,应保持冷静和理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参酌亲友的建议,特别是在做出重大决策时,如选择职业道路或购买重要物品。
在诗歌中,参酌可以用来形容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如“山川参酌,万物和谐”。
参酌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坐在书桌前,仔细阅读和思考文件的场景,或者是一个团队在会议室中讨论和权衡各种方案的情景。
在英语中,参酌可以对应为“consider”或“weigh”,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在决策前的仔细思考。
参酌是一个富含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汉语的精炼和深刻,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重视思考和决策过程的传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参酌提醒我们要保持谨慎和理性,这对于提升个人素养和决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参】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引证】
《左传》-迁实沈于大厦,主参。
【组词】
参横月落、 参井
2.
【酌】
(形声。从酉(yǒu),从勺,勺亦声。从“酉”与酒有关。本义:斟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酌,盛酒行觞也。 、 《仪礼·有司彻》。-尸升,坐取爵酌。 、 《礼记·曲礼》-酒曰清酌。 、 《礼记·郊特牲》-缩酌用茅。 、 《公羊传·僖公八年》-盖酌之也。 、 《周礼·夏官》-及祭,酌仆。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 、 唐·李朝威《柳毅传》-因命酌互举。 、 宋·欧阳修《归田录》-以我酌油知之。 、 欧阳修《卖油翁》-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 《汉书·盖宽饶传》-无多酌我,我乃酒狂。
【组词】
酌献、 酌羽、 酌言、 酌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