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11:0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11:05:31
宸断(chén duàn)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宸”和“断”。其中,“宸”字古代指帝王的宫殿,引申为帝王的权力或统治;“断”字则表示切断、决断。因此,“宸断”字面意思是指帝王的决断或裁决,特指帝王在政治或国家大事上的决策。
在文学作品中,“宸断”常用来形容帝王果断、权威的决策,如在历史小说或古代诗词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因为它带有浓厚的文言色彩和历史背景。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政治学中,可能会用来讨论古代帝王的决策过程或其对国家的影响。
“宸”字源自古代对帝王宫殿的称呼,而“断”字则是一个古老的汉字,表示切断或决断。随着时间的推移,“宸断”逐渐被用来特指帝王的决策,尤其是在政治和军事上的重大决策。
在**古代社会,帝王的决策被视为至关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国家的命运和民众的生活。因此,“宸断”一词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帝王权威的尊重和对决策重要性的认识。
“宸断”一词给人以庄严、权威和决断的联想。它可能让人想到古代帝王坐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做出影响千万人的重大决策的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政治话题时,它可以用来强调决策的重要性和权威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宸断”来描绘一个领袖的果断和权威,如:
金殿之上,宸断风云,
一语定乾坤,万民仰望。
想象一幅画面:古代宫殿内,帝王坐在龙椅上,周围是文武百官,帝王的一言一行都显得庄重而权威。这种场景可以通过古代宫廷音乐来增强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royal decree”(皇室法令)或“imperial edict”(帝国法令),它们也用来描述君主或**的权威决策。
“宸断”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帝王的决策,还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权威和决策的重视。在现代语境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它仍然是一个有力的词汇,可以用来强调决策的权威性和重要性。
1.
【宸】
(形声。从宀(mián),辰声。从“宀”,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屋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宸,屋宇也。 、 《国语·越语》。注:“屋霤。”-而为敝邑宸宇。 、 张衡《西京赋》。注:“天地之交宇也。”-消雰埃于中宸。
【组词】
宸宇
2.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