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4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46:14
“元亨利贞”是中文词汇,源自《易经》,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
在不同的语境中,“元亨利贞”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和应用:
同义词:
反义词:
“元亨利贞”源自《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和占卜的重要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组在文化和哲学领域的影响逐渐扩大,成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词汇。
在中国文化中,“元亨利贞”代表了事物发展的理想状态,强调了从初始到成功的完整过程。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组常被用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和决策,尤其是在商业和政治领域。
这个词组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顺利、成功和坚定。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正直和坚持,追求长远的发展和成功。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商业谈判中运用“元亨利贞”的原则,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最终的成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元始之光,亨通无阻,
利益众生,贞正不渝。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四季更替的画面,每个季节代表“元亨利贞”的一个阶段。音乐上,可以选择一段古典音乐,如《四季》中的“春”代表“元”,“夏”代表“亨”,“秋”代表“利”,“冬”代表“贞”。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哲学概念可能是“从开始到成功”的整个过程,但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元亨利贞”是一个深刻且富有哲理的词汇,它不仅在《易经》中有重要地位,也在现代生活中有实际应用。理解和运用这个词组,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正直和坚持,追求长远的发展和成功。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合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91回:“可是~的元字么?”
1.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首也。-元,始也。 、 《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 、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 《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 、 《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 、 《礼记·曲礼》。注:“头也。”-牛曰一元大武。 、 《新唐书》-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
【组词】
元首
2.
【亨】
(象形。金文字形,象盛祭品之器形。小篆作“亳”,隶书写作“亨”、“享”,三字其实是同一个字。本义:献。引申义:通达)。
同引申义。
【引证】
《易·坤卦》-品物咸亨。
【组词】
亨达、 亨屯、 亨泰、 亨运、 亨畅
3.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4.
【贞】
(会意。从卜,从贝(甲骨文作“鼎”,后省改为“贝”)。鼎本是食器,这里表火具,即用火具而卜。本义:占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貞,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会意。京房说,鼎省声。 、 《周礼·春官·天府》。郑玄注:“问事之正曰贞。”-季冬,陈玉,以贞来岁之恶。 、 《周礼》-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
【组词】
贞龟、 贞吝、 贞卜
假借为“正”、为“定”。端方正直。
【引证】
《易·乾》-元、亨、利、贞。 、 《书·禹贡》。传:“正也。”-厥赋贞。 、 《周礼·大祝》-求永贞。 、 《礼记·文王世子》-万国以贞。 、 《书·太甲下》-一人元良,万邦以贞。 、 《论语》-君子贞而不谅。
【组词】
贞白、 贞曜、 贞一、 贞期、 贞明、 贞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