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1:05
“兔子尾巴长不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兔子的尾巴不可能长得很长。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事物不可能持久或不可能有大的发展。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种短暂的繁荣或表面的成功,暗示其不可持续。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警告某人不要对短暂的成功过于乐观。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分析某些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同义词:昙花一现、短暂、不可持续 反义词:持久、长远、稳定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简单,直接来源于兔子的生物特性。兔子尾巴短小,因此用来比喻事物的短暂性。在汉语中,这个成语的使用历史较长,已经成为固定表达。
在文化中,兔子通常与敏捷和机警联系在一起,但其尾巴短小的特性被用来象征不可持续的事物。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事物持久性和稳定性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警示的感觉,提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要有清醒的认识。它让人联想到那些看似美好但实际上不可持续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提醒朋友不要对一个看似火爆的项目过于乐观,因为它的商业模式并不可持续。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兔子尾巴长不了, 昙花一现的梦, 别让短暂的繁荣, 蒙蔽了你的眼。”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只兔子快速奔跑时短小的尾巴,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警示的声音或钟声,提醒人们注意事物的真实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flash in the pan”,意思是一次性的成功或短暂的繁荣,与“兔子尾巴长不了”有相似的含义。
“兔子尾巴长不了”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表达,用来形容不可持续的事物。它简洁而形象,易于理解,且在不同的语境中都有应用。在学*汉语和理解**文化时,这个成语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展示了语言如何通过简单的比喻传达深刻的意义。
1.
【兔】
(象形。象踞后其尾形。本义:哺乳类动物,通称兔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其兽前足短后足长,俗字作菟。-兔,兽名。象踞后其尾形。 、 《论衡·奇怪》-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而出也。 、 《诗·召南·兔置》-肃肃兔罝。 、 《礼记·曲礼》-兔曰明视。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 、 、 、 《乐府诗集·木兰诗》-雄兔脚扑朔。 、 、
2.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3. 【尾】
4.
【巴】
(象形。小篆象蛇形。本义:大蛇)。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蛇。
【引证】
《说文》-巴,巴虫也,或曰食象蛇。 、 《山海经·海内南经》。注:“说者云,长千寻。”-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 《山海经·海内经》。注:“即巴蛇也。”-朱卷之国,有黑蛇青象,食象。
5.
【长】
老,年高。
【引证】
《广雅》-长,老也。 、 《孟子》。注:“年长也。”-不挟长。 、 《庄子》-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国语》-齐侯长矣。
【组词】
长艾、 长没
年长,年龄较大。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长子灿七岁。 、 《醒世恒言》-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组词】
长君、 长德、 长贤、 长主、 长宾、 长年、 长郎
6.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7. 【了】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