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5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52:11
擎天之柱 的字面意思是指支撑天空的柱子,通常用来比喻能够承担重任、支撑大局的重要人物或事物。这个词汇蕴含了力量、稳定和关键性的概念。
在文学作品中,“擎天之柱”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关键角色,如“他是我们团队的擎天之柱,没有他我们无法完成这个项目。”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赞扬某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支撑结构的关键部分。
同义词:中流砥柱、顶梁柱、支柱
反义词:无足轻重、附庸
“擎天之柱”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神话和文学,如《山海经》中提到的支撑天地的柱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汉语中,用以形容具有重大影响力和支撑作用的人物或事物。
在**文化中,“擎天之柱”常常与英雄主义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社会对于那些能够承担重任、引领方向的人物的尊重和期待。
这个词汇给人以力量和稳定的感觉,联想到坚固的柱子和不可动摇的支撑。它激发了对那些在困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人的敬意。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用“擎天之柱”来形容我的导师,他在我学术生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就像一座坚固的柱子,支撑我不断前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你是那擎天之柱,/ 在风雨中屹立不倒,/ 你的力量,/ 是我前行的灯塔。”
想象一座巨大的柱子直插云霄,周围是壮丽的山脉和广阔的天空,这样的画面给人以宏伟和庄严的感觉。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庄严的交响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ackbone”或“pillar”,都强调了支撑和重要的角色。
“擎天之柱”是一个充满力量和稳定感的词汇,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而且在文化和个人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重要性和影响力方面的独特价值。
擎天之柱著功勋,包罗大海佐明君。
现在~,为何不用邪?
1.
【擎】
举。
【引证】
明·李渔《亲情偶寄·种植部》-与翠叶并擎。
【组词】
擎赍、 擎奇、 擎拳、 众擎易举
执持。
【引证】
李贺《送秦光禄北征诗》-今朝擎剑去,何日刺蛟回?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柱】
(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柱,楹也。 、 《仪礼·丧服》。注:“所谓梁闇。”-剪屏柱楣。 、 《书·禹贡》-东至于底柱。 、 《庄子·人间世》-散木也,…以为柱则蠹。 、 《战国策·燕策》-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柱。 、 唐·李朝威《柳毅传》-柱以白璧。
【组词】
柱磉石、 铜柱;楣柱;柱桷、 柱梁、 柱栋、 柱极、 柱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