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4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2:57
“擦脂抹粉”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涂抹胭脂和粉末,通常用来形容女性化妆的行为。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比喻为了美化或掩饰而进行的外在修饰,有时带有贬义,暗示这种修饰是为了掩盖真实情况或缺陷。
在文学作品中,“擦脂抹粉”可能用来描绘一个角色的虚伪或不真诚,例如在描述一个政治家或商人时,暗示他们为了个人利益而美化事实。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为了给人留下好印象而过度打扮或修饰自己。在专业领域,如美容行业,它可能直接指代化妆的具体行为。
同义词中,“涂脂抹粉”更侧重于具体的化妆行为,而“粉饰”和“美化”则更多用于比喻意义上的修饰。反义词则强调揭示真相或保持事物的原始状态。
“擦脂抹粉”这个词汇源自古代**,当时的女性使用胭脂和粉末来化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扩展到了比喻意义上的修饰和掩饰。
在**文化中,化妆被视为一种礼仪和自我表达的方式。然而,“擦脂抹粉”这个词汇的使用往往带有负面含义,特别是在批评社会现象或个人行为时。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人们对虚伪和不真诚的反感,同时也可能让人联想到美丽和自我修饰的积极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擦脂抹粉”的场合,比如重要的社交活动或工作面试。在这种情况下,适度的修饰是可以接受的,但过度则可能适得其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她的笑容如擦脂抹粉,掩盖了内心的忧伤。”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女性正在化妆的场景,粉末和胭脂的细腻质感。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化妆刷轻触脸庞的声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utting on makeup”或“dressing up”,但这些表达没有“擦脂抹粉”所带有的比喻意义。
“擦脂抹粉”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化妆的行为,还揭示了人们为了各种目的而进行的修饰和掩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汇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原来这海马周三,名叫周得胜,便是那年被十三妹姑娘刀断钢鞭,打倒在地,要给他擦脂抹粉,然后饶他性命,立了罚约的那个人。
花枝招展,~的太太小姐,在洋广杂货店穿进穿出。
1.
【擦】
(形声。从手,察声。本义:摩擦)。
同本义。
【引证】
《西游记》-那块铁…擦擦儿筋伤!
【组词】
擦背、 擦肩、 擦拳磨掌
2.
【脂】
(形声。从肉,旨声。本义:动植物所含的油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脂,戴角者脂,无角者膏。 、 《易·本命》-有羽者脂。 、 《广苍》-脂,肪也。 、 《礼记·内则》。疏:“凝者为脂,释者为膏。-脂膏以膏之。 、 《诗·卫风·硕人》-肤如凝脂。 、 《周礼·考工记·梓人》-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
【组词】
脂灰、 脂水、 脂炬、 脂韦
3.
【抹】
轻按。弹奏弦乐器的一种指法。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
蒙住。
【引证】
《聊斋志异》-各以红绡抹头。
4.
【粉】
(会意。从米,从分,分亦声。本义:米细末。亦指谷类、豆类作物子实的细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粉,傅面者也。 、 《书·益稷》。郑注:“粉米,白米也。”-藻火粉米。 、 《世说新语·汰侈》-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沉香汁之属,无不毕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