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3:01
假象牙: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假的象牙”,通常指的是一种用于替代真正象牙的材料。真正的象牙来自大象的牙齿或獠牙,而假象牙则是一种人造材料,用于制作各种物品,如装饰品、乐器键、手柄等,以避免对大象的猎杀。
假象牙这个词可能起源于19世纪,当时人们开始寻找替代品以减少对野生动物的猎杀。随着技术的发展,假象牙的制造材料和方法也不断进步,从最初的骨头、角、椰子壳到现代的塑料和复合材料。
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假象牙的使用被视为一种道德和环保的选择。它不仅减少了对大象的猎杀,也促进了可持续材料的发展。
假象牙可能让人联想到环保、道德选择和手工艺品。它代表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尊重和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购买过一件用假象牙制成的手工艺品,它不仅美观,也让我感到自己在支持一种更可持续和道德的消费方式。
在诗歌中,假象牙可以被用来比喻那些看似珍贵但实际上是人造的美好事物:
在这人造的花园里, 假象牙的花朵绽放, 虽非自然,却也美丽, 提醒我们珍惜每一刻。
假象牙可能让人联想到光滑的表面、柔和的光泽和轻柔的敲击声。在视觉上,它可能与白色、乳白色或淡黄色的物品相关联。
在不同文化中,假象牙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和制造方法。例如,在亚洲,可能使用不同的天然材料来制作类似假象牙的物品。
假象牙这个词不仅代表了材料科学和工艺技术的发展,也反映了人类对环境保护和道德消费的重视。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趋势。
1.
【假】
远。 同: 遐
【引证】
《庄子·德充符》-彼且择日而登假。 、 《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 、 《淮南子·齐俗》-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 、 《列子·黄帝》-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
【组词】
假尔攸仰
2.
【象】
(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象科的,特别是象属(Elephas)和非洲象属(Loxodonta)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引证】
《说文》-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 、 《山海经·南山经》-祷过之山多象。 、 《汉书·司马相如传》-穷奇象犀。 、 《汉书·张骞传》-其民乘象以战。 、 《诗·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
【组词】
象口、 象王
3.
【牙】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引证】
《说文》-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 、 《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皮草齿牙。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组词】
牙祭、 牙疼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