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1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15:12
岩石圈(Lithosphere)是指地球的最外层固体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而上地幔的顶部虽然主要由固态岩石构成,但在高温高压下具有一定的塑性。岩石圈的厚度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通常在地壳较*的地方(如海洋)约为70-100公里,而在地壳较厚的地方(如大陆)可达150-200公里。
“岩石圈”一词源自希腊语“lithos”(意为石头)和“sphaira”(意为球体)。在20世纪初,随着地球物理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开始使用这一术语来描述地球的固体外层。
在地质学和地球科学的教育和研究中,岩石圈的概念至关重要。它不仅帮助科学家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还对地震预测、矿产勘探和环境管理等领域有着重要影响。
岩石圈给人以坚固和稳定的印象,它象征着地球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在个人情感上,它可能唤起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地球深处的神秘感。
在地质学课程中,我学*了岩石圈的板块构造理论,这帮助我理解了地震和火山活动的成因。
在诗歌中,岩石圈可以被描绘为地球的骨骼,支撑着生命的繁荣:
岩石圈,地球的骨骼, 在深邃的地下沉默, 支撑着山脉的巍峨, 见证着时间的流逝。
岩石圈的图像可能包括地球的板块边界、地震波的传播图或火山爆发的景象。听觉上,它可能与地质勘探的震动声或火山爆发的轰鸣声相关联。
在不同语言中,“岩石圈”的翻译可能有所不同,但其科学定义和概念是普遍接受的。例如,在西班牙语中,岩石圈被称为“litosfera”。
岩石圈是地球科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地球的结构和动力学过程,还在多个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岩石圈的学*,我更加欣赏地球的复杂性和美丽,也认识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1.
【岩】
(形声。从山,严声。“岩”为会意字。从山,从石。本义:高峻的山崖)。
同本义。
【引证】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嵌岩窦穴。 、 宋·沈括《梦溪笔谈》-高岩峭壁。 、
【组词】
岩电、 岩阿、 岩徼、 岩下、 岩饰
2.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
3.
【圈】
曲木做成的饮器。 同: 棬
【引证】
《礼记》-毋没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
注:“屈木所为,谓厄匜之属。”。
【引证】
《庄子·齐物论》-似圈似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