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1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18:12
“晓来”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晓”和“来”。其中,“晓”通常指天刚亮的时候,即黎明或清晨;“来”表示到来或出现。因此,“晓来”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黎明到来”或“清晨来临”。
在文学语境中,“晓来”常用来描绘清晨的景象,营造一种宁静或新生的氛围。例如,在古诗词中,“晓来”可能用来描述晨曦中的自然美景或人物活动。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某些方言或特定语境中,仍可用来表达清晨的到来。
“晓”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天明”之意,而“来”字则表示到来。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晓来”,其意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主要用于描述时间的转换,即从夜晚到清晨的过渡。
在**传统文化中,清晨常被赋予新生和希望的象征意义。因此,“晓来”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表达新的开始或希望的到来。
“晓来”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清晨的宁静和新生。它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一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晓来”来形容一个宁静的早晨,或者在写作时用来描绘清晨的景象,营造一种宁静和希望的氛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晓来”:
晓来风轻云淡, 晨光洒满小径。 鸟语花香,心随风动, 一天的希望,从此刻开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清晨的画面,阳光透过*雾,鸟儿在枝头歌唱。结合音乐,可以选择轻柔的钢琴曲,营造清晨的宁静和清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awn”或“morning”,但“晓来”更具有诗意和特定的文化内涵。
“晓来”是一个充满诗意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时间的转换,还承载了人们对新一天的期待和希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和美感。
1.
【晓】
(象形。从日,尧声。本义:天明)。
同本义。今专指天刚亮。
【引证】
《说文》-晓,明也。 、 《淮南子·俶真》-冥冥之中,独见晓焉。 、 唐·白居易《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 、 唐·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 、 《资治通鉴·唐纪》-晓当尽戮之。 、 唐·杜牧《阿房宫赋》-梳晓鬟也。 、 宋·柳永《雨霖铃》-晓风残月。
【组词】
破晓、 拂晓、 晓雾;晓舌、 晓暝、 晓行;晓鸡初啼;晓星;晓岚;鸡鸣报晓;晓夕、 晓天,晓色、 晓月,晓魄
2.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