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6:45
“浩广”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浩”和“广”两个字组成。其中,“浩”通常指广大、浩瀚,如浩瀚的海洋;“广”则指宽阔、广泛,如广阔的天空。结合起来,“浩广”形容的是一种极其广大、宽阔的状态或范围,常用来形容空间、视野或知识的广博。
在文学中,“浩广”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壮丽,如“浩广的草原”、“浩广的星空”。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胸怀或知识的广博,如“他的知识浩广无边”。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天文学,它可以用来描述广阔的地理空间或宇宙空间。
同义词:
反义词:
“浩广”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浩”和“广”在古代汉语中已有广泛使用。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词汇“浩广”,用以形容更加宏大的场景或状态。
在文化中,“浩广”常与自然景观的壮丽相联系,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它也常用来形容人的胸怀或知识的广博,反映了**人对博学多才的推崇。
“浩广”一词给人以宏大、开阔的感觉,能够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它让人联想到无边无际的海洋、广阔的天空,以及深邃的知识领域,给人以无限的可能性和探索的欲望。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旅行中站在海边,面对浩广的海洋,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这种体验让我对“浩广”一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诗歌: 浩广的星空下,我独自漫步, 心中的梦想,如星辰般璀璨。
故事: 在浩广的沙漠中,一位旅者迷失了方向,但他坚信,只要心中有目标,终能找到归途。
视觉:想象一片浩广的草原,无边无际,绿意盎然,天空湛蓝,白云悠悠。 听觉:想象在浩广的草原上,风吹过草地的沙沙声,远处牛羊的叫声,构成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
在英语中,“浩广”可以对应为“vast”或“expansive”,这些词汇同样用来形容广大、宽阔的状态或范围。不同文化中,对广大、宽阔的描述和感受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人类对自然和知识的敬畏和追求。
通过对“浩广”一词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它不仅形容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体现了人的胸怀和知识的广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浩】
(形声。从水,告声。本义:水势浩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浇者,许以声训。”-浩,浇也。从水,告声。虞书曰:“洪水浩浩。 、 《字林》-浩,遶也,水大也。 、 《广雅》-浩,浩流也。 、 《楚辞·怀沙》-浩浩沅湘。 、 《淮南子·俶真》-浩浩瀚瀚。 、 《淮南子·地形》-曰浩泽。
【组词】
浩波、 浩汗、 浩洋
2.
【广】
(形声。从广(yǎn),黄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按:“广”和“廣”本不同义:是两个字。“广”,本读yǎn,甲骨文和金文的写法象屋墙屋顶,其含义是依山崖建造的房屋。现在“广”是“廣”的简化字。本义:宽大的房屋)。
四周无壁的大屋。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殿谓堂无四壁…覆乎上者曰屋,无四壁而上有大覆盖,其所通者宏远矣,是曰广。朱骏声曰:“堂无四壁者。秦谓之殿,所谓堂皇也,覆以大屋曰广。”-广,殿之大屋也。 、 《尚书大传》。注:“荣间相去也。”-天子之堂广九雉。 、 《孟子》-居天下之广居。 、 《庄子·田子方》。司马注:“广庭也,以唐为之。”-是求马于唐肆也。 、 《汉郊祀歌》-朱涂广,夷石为堂。(涂:粉饰。夷石:平整的石头做堂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