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9: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9:44
“合欢莲”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一种名为“合欢”的莲花。在植物学中,“合欢”通常指的是合欢树(学名:Albizia julibrissin),而非莲花。因此,“合欢莲”可能是一个误用的词汇,或者是一个特定文化中的象征性名称。
由于“合欢莲”并非一个标准的植物学术语,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更多地依赖于文学或象征性的表达。在文学作品中,“合欢莲”可能被用来象征爱情、和谐或美丽。
“合欢”一词源自合欢树,这种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爱情和友谊。然而,“合欢莲”作为一个词汇,可能是后来文学创作中的产物,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美学。
在中国文化中,莲花(荷花)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如纯洁、高雅和坚韧。如果“合欢莲”被用作文学或艺术中的象征,它可能被赋予了额外的文化内涵,如爱情的纯洁和美好。
“合欢莲”可能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憧憬。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池塘、夏日微风和淡淡的花香。
由于“合欢莲”并非一个常见的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较少遇到与之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然而,如果在一个特定的文学作品或艺术展览中遇到这个词汇,它可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合欢莲”来描绘一个美丽的场景:
夏日的池塘边, 合欢莲静静绽放, 花瓣轻抚水面, 如同恋人的指尖。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片宁静的池塘中,几朵莲花盛开,花瓣呈现出柔和的粉色,周围是翠绿的荷叶。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微风拂过荷叶的沙沙声,或是远处传来的鸟鸣。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合欢莲”的词汇,但莲花作为一种普遍的象征,在许多文化中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表现。
“合欢莲”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植物学上可能并不存在,但在文学和艺术中,它可以成为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元素。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丰富个人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理解。
1.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2.
【欢】
(形声。从欠,雚(guàn)声。本义:喜悦,高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欢,喜乐也。 、 《礼记·曲礼》-君子不尽人之欢。 、 《荀子·大略》-夫妇不得不驩。 、 《庄子·至乐》-若果养乎?予果欢乎? 、 《韩非子·说林上》-许子而大欢,彼将知君利之也。 、 《战国策·秦策》-而大国与之懽。 、 《庄子·渔父》-饮酒则欢乐。 、 《汉书·李广苏建传》-今日之欢。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众宾欢也。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欢动一城。 、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奉一日之欢。
【组词】
欢容、 欢洽、 欢哄、 欢情
3.
【莲】
(形声。从艸,连声。本义:莲子,荷的种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莲,扶渠之实也。 、 《尔雅》。注:“谓房也。”-荷其实莲。 、 《淮南子·本经》-益树莲茭。 、 《汉书·司马相如传》-莲藕觚卢。
【组词】
莲的、 莲须、 莲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