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1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16:58
“三元”这个词在中文里可以有多种含义,具体取决于上下文。字面意思通常指的是三个元素或组成部分。在数学和逻辑学中,“三元”可能指涉及三个变量或元素的关系或表达式。在其他领域,它可能指代某种由三个部分构成的系统或结构。
“三元”这个词源于对数字“三”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不同学科和领域中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和用法。
在中国文化中,数字“三”常常被视为一个吉祥的数字,象征着完整和和谐。因此,“三元”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带有积极的象征意义。
“三元”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平衡和完整性,因为它涉及三个元素的组合。这种联想可能带来一种稳定和和谐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讨论项目管理时使用“三元”来描述一个由三个关键阶段组成的项目流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三元”:
三元星辰,照亮夜空,
三重旋律,唤醒沉睡的心灵。
“三元”可能让人联想到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图形,如三角形,或者三重奏的音乐作品。
在英语中,“三元”可以对应为“ternary”或“triple”,在不同的语境中也有类似的用法和含义。
“三元”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和领域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用法。了解和掌握它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对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是非常重要的。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首也。-元,始也。 、 《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 、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 《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 、 《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 、 《礼记·曲礼》。注:“头也。”-牛曰一元大武。 、 《新唐书》-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
【组词】
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