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3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38:28
*寡恩义**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人对待他人缺乏恩惠和道义,即不讲情义,不重恩德。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那些自私自利、不顾他人感受和利益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寡恩义** 常用来描绘反面角色或批判某种社会现象。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词来批评某人的行为或性格。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伦理学,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分析人的行为动机和社会关系。
*寡恩义*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寡”、“恩”、“”、“义”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出现,用以描述人的品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准则,因此寡恩*义** 这样的词汇带有强烈的负面评价色彩。在社会交往中,这种行为往往被视为不道德的,会受到社会的谴责。
*寡恩义** 这个词给人一种冷漠、无情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孤独和被遗弃的情感。它可能会让人感到不安和警惕,因为它暗示了人际关系中的潜在风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表现出寡恩*义行为的人,比如在职场中遇到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团队合作的人。这种经历可能会让我们更加珍惜那些重情重义的朋友和同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这冷漠的世界里,
寡恩*义者如寒风刺骨,
唯有真情,如暖阳照耀心田。
*寡恩义** 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冷色调的画面,如灰暗的天空或冰冷的石头。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冷风呼啸的声音或寂静的夜晚。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heartless" 或 "ungrateful",但这些词汇可能没有*寡恩义** 那么强烈的道德批判意味。
*寡恩义* 这个词汇在描述人际关系中的负面行为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行为的性质,还带有强烈的道德评价。在学语言和理解文化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社会价值观和人际交往的复杂性。
对于这种~的人,我们不要寄予什么希望。
1.
【寡】
少;缺少。
【引证】
《说文》-寡,少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 《论语·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
【组词】
寡尤、 寡功、 寡见、 寡交
孤独;孤单。
【引证】
《广雅·释诂三》-寡,独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生成及彊而寡。 、 《吕氏春秋·士容》-南面称寡。 、 《老子》-自谓孤寡。
【组词】
寡老、 寡孤、 寡女、 寡立、 寡草
2.
【恩】
(形声。从心,因声。本义:恩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恩,惠也。 、 《礼记·丧服四制》-恩者,仁也。 、 《韩非子·用人》-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
3. 【薄】
4.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