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7:51
词汇“屈受”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拼写错误或者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术语。为了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假设“屈受”可能是“屈服”和“承受”两个词汇的结合,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中的术语。以下是对假设的“屈受”进行分析的内容:
“屈受”可以理解为在压力或困难面前屈服并承受结果的行为或状态。
由于“屈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明确。如果假设它是“屈服”和“承受”的结合,那么它的词源可以追溯到这两个词汇的词源。
在强调个人主义和反抗精神的文化中,“屈受”可能被视为消极的,而在强调忍耐和顺从的文化中,它可能被视为一种美德。
“屈受”可能引起一种无奈和压抑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暗示了在不利情况下的被动接受。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在职场或家庭中不得不屈受某些不公平待遇的情况。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屈受”来表达一种在逆境中的坚韧和沉默的力量:
在风暴的中心,我屈受着,
不是放弃,而是等待,
等待那一缕阳光,
穿透乌云,照亮心房。
视觉上,“屈受”可能让人联想到弯曲的树枝或低头的人;听觉上,可能是沉重的呼吸声或无声的叹息。
如果“屈受”是一个特定文化中的词汇,那么可以比较它在其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例如在英语中可能是“submit”和“endure”的结合。
“屈受”作为一个假设的词汇,展示了在压力和困难面前的一种态度和行为。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1.
【屈】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屈,拗曲。 、 《正字通》-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 、 《易·系辞》-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 马中锡《中山狼传》-猬缩蠖屈。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不可屈伸。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安能屈豪杰。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屈膝叩首。 、 清·张廷玉《明史》-不当屈。
【组词】
屈指询算、 屈律、 屈卮、 屈申、 诎屈、 屈伸、 屈屈、 屈蠖
2.
【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受,相付也。 、 《周礼·天官·司书》-受其币。 、 《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拜受爵。 、 《周礼·司干》。注:“取藏之。”-则受之。 、 《仪礼·丧服》。注:“犹承也。”-受以小功衰。 、 《国语·楚语》。注:“承也。”-颛顼受之。 、 《管子·海南》-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 、 《后汉书·列女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组词】
受茶、 受宫厅、 受法、 受事、 受册、 受祉、 受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