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5:23
词汇“嗣息”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较为正式或古风的语境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嗣息”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嗣息”的字面意思是继承和延续。其中,“嗣”指的是继承人或后代,“息”则有延续、生命的含义。结合起来,“嗣息”通常指代家族或血脉的传承和延续。
“嗣”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继承;“息”字则有生命、生长的含义。两者结合,形成了“嗣息”这一词汇,主要用于描述血脉或家族的传承。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的嗣息非常重要,关系到家族的延续和荣誉。因此,“嗣息”一词常常带有浓厚的家族观念和责任感。
“嗣息”一词给人以庄重、传统的感觉,联想到家族的责任和传承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种词汇可能会唤起对家族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和思考。
在家族聚会或讨论家族历史时,可能会用到“嗣息”一词,强调家族成员对家族传承的责任和使命。
在创作家族史诗或家族传奇故事时,可以使用“嗣息”来强调家族的传承和延续,增加故事的深度和厚重感。
结合家族树的图像,可以更好地理解“嗣息”的含义。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古典或庄重的音乐来配合“嗣息”这一主题。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eir”(继承人)或“lineage”(血统),虽然含义相近,但文化和语境的差异使得使用方式和联想有所不同。
“嗣息”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口语中使用较少,但在讨论家族传承和历史时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和使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家族的传统和文化。
1.
【嗣】
(形声。从册,从口,司声。册,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的文书。口,下令。甲骨文从大,从子,从册,会意。大子,即嫡长子。本义:诸侯传位给嫡长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嗣,诸侯嗣国也。 、 《书·舜典》-舜让于德,弗嗣。 、 《书·舜典序》-将使嗣位。
【组词】
嗣王、 嗣君、 嗣主、 嗣位、 嗣皇、 嗣圣、 嗣临
2.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