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8:19
词汇“咬血为盟”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盟誓仪式,其字面意思是通过咬破手指滴血来表示誓言的坚定和不可违背。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们之间立下极其坚定的誓言或盟约,强调其严肃性和不可违背性。
“咬血为盟”字面意思是通过咬破手指滴血来表示誓言的坚定和不可违背。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们之间立下极其坚定的誓言或盟约,强调其严肃性和不可违背性。
“咬血为盟”源自古代的盟誓仪式,古人认为血液是生命之源,通过咬破手指滴血来表示誓言的坚定和不可违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演变成形容极其严肃的承诺或盟约。
在**传统文化中,誓言和盟约被视为极其严肃的事务,咬血为盟体现了古人对承诺的重视和尊重。这种文化背景使得这个成语在描述严肃的承诺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古代英雄豪杰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坚定承诺。它激发人们对忠诚、信任和承诺的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描述严肃的承诺或盟约时,可以用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情感的深度。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山巅之上,咬血为盟,誓言如山,情谊如海。”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古代英雄豪杰在山巅咬破手指滴血的场景,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风音乐,增强这种古代盟誓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wear on one's life”或“blood oath”,虽然形式不同,但都强调了誓言的严肃性和不可违背性。
“咬血为盟”这个成语在描述严肃的承诺或盟约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它体现了古人对承诺的重视和尊重。在现代社会,虽然这种形式不再常见,但这个成语仍然可以用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情感的深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严肃和庄重的情感。
1.
【咬】
(形声。从口,交声。《说文》本从“齿”。本义:用牙齿把东西夹住或切断弄碎)。
同本义。
【引证】
《汉书·食货志》引汉·贾谊《论积贮疏》-易子而咬。
【组词】
咬姜呷醋、 咬牙关、 咬瓦、 咬定牙根、 咬钉嚼铁
2.
【血】
口语读音(多单用)。
【组词】
鸭血、 血沥沥、 血唬零喇、 血胡同、 血糊突、 血渌渌、 血心、 血的教训
3.
【为】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帮助;佑助。
【引证】
《诗·大雅·凫鷖》-福禄来为。
【组词】
为虎添
4.
【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象个盘盂,中间放着牛耳。古代盟会要割牲歃(shà)血,主盟人手执牛耳,掘穴埋牲。本义:在神前发誓结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割牛耳盛朱盘,取其血歃于玉敦。 、 《三苍》-盟,歃血誓也。 、 《周礼·司盟》-掌盟载之法。凡邦国有疑会同,则掌其盟约之载,及其礼仪,北面谓明神。 、 《周礼·诅祝》。注:“盟诅,主于要誓,大事曰盟,小事曰诅。”-掌盟诅。 、 《礼记·曲礼》-约信曰誓,涖牲曰盟。 、 《左传·昭公十三年》-再会而盟。 、 《诗·小雅·巧言》-君子屡盟。 、 《史记·陈涉世家》-为坛而盟。 、 《左传·僖公三十年》-秦伯说,与郑人盟。 、 《左传·僖公四年》-屈完及诸侯盟。
【组词】
盟主、 盟坛、 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