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3:43
油嘴滑舌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说话时嘴上像涂了油一样滑溜,舌头灵活。基本含义是指说话油滑、不实在,善于花言巧语,通常带有贬义。
油嘴滑舌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说话技巧的一种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贬义色彩逐渐加强,成为批评不真诚沟通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真诚和直率被视为美德,而油嘴滑舌则被视为不诚实和不可靠的表现。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批评那些过于圆滑、不真诚的沟通方式时。
油嘴滑舌 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不真诚、不可靠和虚伪。它可能会影响人们对说话者的信任感和好感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善于辞令但缺乏真诚的人,这时我们可能会用“油嘴滑舌”来形容他们。例如,在商业谈判中,如果对方过于圆滑,我们可能会私下用这个词来描述他们的沟通风格。
在诗歌中,可以将“油嘴滑舌”融入到对虚伪言辞的讽刺中:
他的言辞如油滑舌,
在空气中飘荡,不留下痕迹。
听者心中生疑,
却难以捕捉那虚伪的影子。
油嘴滑舌 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那些说话时嘴角微微上扬、眼神闪烁的人。在视觉上,可能会想到那些善于表演、表情丰富的人。在听觉上,可能会想到那些语速快、语调变化多端的说话方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mooth-talking" 或 "slick-tongued",它们也带有贬义,用来形容那些善于辞令但缺乏真诚的人。
油嘴滑舌 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说话方式,还反映了人们对真诚和直率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他人的评价和态度。
这个人~的,很使人烦。
1.
【油】
(形声。从水,由声。本义:油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今湖北荆州府公安县北。-油,油水出武陵孱陵西,东南入江。
2.
【嘴】
(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zuǐ)声。本义:同“觜”。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同本义。
【引证】
《集韵》-觜,鸱旧头上角觜。或作嘴。
3.
【滑】
(形声。从水,骨声。本义:滑溜,光滑)。
同本义。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间关莺语花底滑。 、 清·姚鼐《登泰山记》-道中迷雾冰滑。
【组词】
滑擦、 滑出律、 滑踏、 滑刺溜
4.
【舌】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 、 《易·说卦》-兑为口舌。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窍为舌。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组词】
舌举、 舌挢不下、 舌刺刺、 舌敞唇穿、 舌簧、 舌干唇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