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1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13:36
词汇“[尻舆神马]”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献,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尻舆神马”字面意思是指坐在神马上的臀部。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是“尻舆而神马者,其惟圣人乎!”这里的“尻舆”指的是坐在车上的臀部,“神马”则是指神骏的马。整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非常自由和超脱,如同骑在神马之上,不受世俗束缚。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精神境界高远,不受物质世界的限制。在现代语境中,由于其生僻性,很少被使用,但在讨论哲学、精神自由等话题时,可能会被引用。
“尻舆神马”源自《庄子》,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其思想强调自然无为和精神自由。这个成语反映了庄子哲学中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的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庄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在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方面。因此,“尻舆神马”这个成语也承载了这种文化内涵。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超脱和自由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广阔的天地和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由于这个成语较为生僻,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但在讨论哲学或精神追求时,可以用来表达一种高远的精神状态。
在创作诗歌或散文时,可以运用这个成语来描绘一个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物形象,如: “他如尻舆神马,驰骋于思想的旷野,不受尘世的羁绊。”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骑着一匹神骏的马,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驰骋。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吹过草原的声音,给人一种自由和宁静的感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iding the wind”或“free as a bird”,都表达了类似的自由和超脱的意境。
“尻舆神马”这个成语虽然不常用,但它蕴含的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的思想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尻无识而为轮,神有知而作马,因渐渍而变化,乘轮马以遨游,苟随任以安排,亦于何而不适者也。
果痔木痈除物害,~得天全。
1.
【尻】
臀部。
【引证】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组词】
尻间、 尻包儿
指男子对女子发生性行为。
【引证】
周立波《暴风骤雨》-你尻过多少个娘们?
2.
【舆】
(形声。从车,舁(yú)声。本义:车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车中受物之处。-舆,车舆也。 、 《考工记》-舆人为车。 、 《潜夫论》-木材…曲者宜为轮,直者宜为舆。
3.
【神】
(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引证】
《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 《周礼·大司乐》。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以祀天神。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组词】
神司、 神会、 神祗、 神浒、 神馆、 神歌
4.
【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引证】
韩愈《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组词】
马伯乐、 马首、 马牌子、 马曹、 马圈、 马祭、 马绊、 马褐、 马祸、 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