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9:22
词汇“[炯鉴]”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和古风的词汇,通常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炯鉴”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炯鉴”由两个字组成:“炯”意为明亮、清晰,“鉴”意为镜子或借鉴。因此,“炯鉴”字面意思是指明亮的镜子,比喻为清晰可见、明察秋毫的智慧或眼光。
“炯鉴”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频率在古代文献中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降低,更多保留在文学作品或特定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炯鉴”常与君子、贤人等形象联系在一起,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智慧。
“炯鉴”给人一种正直、清明的感觉,联想到那些能够明辨是非、洞察真相的人。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直接使用“炯鉴”这个词,但在阅读或学*中,遇到这个词时,会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美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心似炯鉴,映照古今。”
视觉上,“炯鉴”可能让人联想到明亮的镜子或清澈的水面;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清脆的钟声或流水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英文中的“sharp insight”或“clear vision”可以传达相似的意思。
“炯鉴”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文学美感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广泛,但它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深度。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提升文学素养。
1.
【炯】
(形声。从火,冋(jiǒng)声。本义:光明,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炯、光也。 、 《苍颉篇》-炯,明也。 、 孙绰《游天台山赋》-皦日炯晃于绮疏。 、 班固《幽通赋》-又申之以炯戎。 、 葛洪《抱朴子》-向炯烛而背白日。
【组词】
炯介、 炯心、 炯炯、 炯晃
2.
【鉴】
(形声。从金,监声。本义: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灏曰:“鑑,古祇作堅,从皿以盛水也。其后范铜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谓之鑑,声转为镜。”-鑑,大盆也,一曰鑑诸,可以取明水于月。 、 《广雅》-鑑谓之镜。 、 《淮南子·主术》-借明于鑑以炤之。 、 《诗·邶风·柏舟》-我心匪鑒。 、 《庄子》-卫灵公有妻三人,同鑑而浴。 、 《周礼》-春始治鑑。
【组词】
鉴诸、 鉴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