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1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0:49
“[炰鳖脍鲤]”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诗经·小雅·车舝》:“炰鳖脍鲤,以享以祀。”字面意思是用火烤鳖和细切鲤鱼,用于祭祀或宴请宾客。这个成语描绘了一种古代的烹饪方式和饮食文化。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描绘古代贵族的宴会场景,展现其奢华和讲究。在口语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文化讨论中,可以用来举例说明古代的饮食*惯和礼仪。
同义词:珍馐美馔、山珍海味 反义词:粗茶淡饭、家常便饭
“炰鳖脍鲤”源自《诗经》,反映了周代贵族的饮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讨论古代文化时仍会被提及。
在古代**,饮食不仅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和社会地位的体现。通过“炰鳖脍鲤”这样的成语,我们可以窥见古代贵族的生活方式和礼仪规范。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古老和庄重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宴会和祭祀场景,以及那种精致和讲究的生活态度。
在讨论*古代文化时,我曾使用“炰鳖脍鲤”来描述古代贵族的饮食惯,这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宴会的诗歌时,我写道:“炰鳖脍鲤,酒香四溢,古筝悠扬,宴乐无疆。”
想象一幅古代宴会的画面,人们围坐,品尝着“炰鳖脍鲤”,背景音乐是古筝的悠扬旋律,这样的场景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韵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成语或表达可能描述的是他们自己的传统美食和宴会*俗,如法国的“珍馐美馔”或日本的“怀石料理”。
“炰鳖脍鲤”不仅是一个描述古代饮食的成语,也是了解*古代文化和礼仪的一个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炰】 蒸煮:“~鳖鲜鱼。”。
2.
【鳖】
(形声。从鱼,敝声。本义:甲鱼,一种爬行动物,俗称“团鱼”) 同本义 属于龟鳖目、鳖科,中国特产的一种软壳水龟,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多栖于池沼、河沟、稻田中,肉味鲜美,一般认为是补品。
【引证】
《墨子·公输》-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3.
【脍】
(形声。从肉,会声。本义:细切的肉、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脍,细切肉也。 、 《礼记·内则》-肉腥细者为脍。 、 《汉书·东方朔传》-生肉为脍。 、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组词】
脍切
把鱼、肉切成薄片。
【引证】
张昭远《旧唐书》-飞刀脍鲤。
【组词】
脍鲤;脍刀、 脍截
4.
【鲤】
鲤鱼。
【引证】
《说文》。按,鱣者大鱼,似鱏而短,即今之寻黄鱼,非鲤也。-鲤,鱣也。从鱼,里声。 、 《诗·陈风·衡门》-必河之鲤。
一种软鳍淡水鱼,素栖于池塘或缓流中,主要吃植物性食物,可长得相当大,有时能活得很长,原为亚洲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