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1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10:00
拍板定案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拍击木板来决定事情。基本含义是指在会议或讨论中,通过表决或决策者的决定,最终确定某项议题或方案。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决策过程的正式和最终性。
"拍板定案"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会议或法庭场景,当时人们通过拍击木板来表示同意或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扩展到任何形式的最终决策。
在**文化中,"拍板定案" 强调决策的权威性和正式性,反映了集体决策和领导权威的传统观念。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正式和权威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严肃的会议和决策过程。
在工作中,我曾参与一个项目,最终由高层领导拍板定案,决定采用我们的方案。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拍板定案"的实际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会议的沉默中,拍板定案, 决策的木槌落下,尘埃落定。"
想象一下一个会议室,人们围坐一圈,最终有人拍击桌面,这个动作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响声,象征着决策的完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finalize the decision" 或 "make the call",但这些表达没有"拍板定案"那种正式和权威的意味。
"拍板定案" 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正式的语境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决策过程,还反映了集体决策和领导权威的传统观念。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传达决策的正式性和最终性。
会议争论了一天,夏曦~:全军转移到湘鄂边去。
1.
【拍】
(形声。从手,白声。本义:拍击)。
同本义。
【引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手拍鞍马。
【组词】
拍浮、 拍肩、 拍惜、 拍张、 拍球;拍台拍凳
2.
【板】
(形声。从木,反声。《说文》作“版”。本义:片状的木头。后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木板。 同: 版
【引证】
《玉篇》-板,木片也。 、 《诗·秦风 ·小戎》-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五板而堵。 、 《诗·鸿雁》传-一丈为板。 、 《礼记·檀弓》。-今一日而三斩板。
【组词】
板舆、 板梯、 板箱
3.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4.
【案】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同本义。
【引证】
《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 、 《后汉书·梁鸿传》-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组词】
捧案;案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