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7:26
灵寝: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安放死者遗体的地方,尤其是指安放已故君主或重要人物遗体的地方。它强调的是对死者遗体的尊重和纪念。
在文学中,“灵寝”常用于描述庄重、肃穆的场景,如历史小说中描述古代君王的葬礼。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或文化话题时。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考古学,这个词汇可能会被用来指代特定的考古发现或历史遗迹。
同义词:陵墓、墓穴、坟墓
反义词:生居、居所
“灵寝”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灵”指灵魂或精神,“寝”指休息或安息的地方。在古代,君主的遗体安放地被视为极其神圣和庄严的场所,因此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特指这类地点。
在**文化中,对死者的尊重和纪念是非常重要的传统。因此,“灵寝”这个词汇不仅仅是一个地点的描述,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代表着对先人的敬仰和缅怀。
提到“灵寝”,我联想到的是庄重、肃穆的氛围,以及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沉重的情感色彩,让人不禁思考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尊严。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参观故宫时了解到**的灵寝,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深远影响让我深受触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灵寝”:
在岁月的长河中,
灵寝静静躺卧,
见证了王朝的兴衰,
承载着无尽的哀思。
想象一座古老的灵寝,四周环绕着苍松翠柏,风吹过时,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这种场景让人感到一种宁静而又庄严的美。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ausoleum”,指的是一种宏伟的墓地建筑,通常用于安葬重要人物。虽然具体用法和含义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死者的尊重和纪念。
通过对“灵寝”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文化和历史中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仅是一个地点的描述,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代表着对先人的敬仰和缅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
1.
【灵】
(形声。从巫,靈(líng)声。本义:巫)。
古时楚人称跳舞降神的巫为灵。
【引证】
《说文》-灵,灵巫也。以玉事神。 、 《离骚》-命灵氛为余占之。 、 《楚辞·云中君》-灵连踡兮既留。 、 屈原《东皇太一》-灵偃蹇兮姣胶。
【组词】
灵子
2.
【寝】
(形声。从宀,侵声。本义:睡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寢,卧也。 、 《礼记·曲礼上》-寝毋伏。 、 《论语·公冶长》-宰于昼寝。 、 《公羊传·僖公二年》-寡人夜者寝而不寐。 、 《战国策·齐策》-暮寝而思之。 、 《资治通鉴·唐纪》-元济尚寝。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寝必重褥。 、 清·魏禧《大铁椎传》-既同寝。
【组词】
寝不成寐、 寝不安席、 寝卧、 寝床、 寝息、 寝衾、 寝宿、 寝饭、 寝兴、 寝膳、 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