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9:55
滩声: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海浪拍打沙滩时发出的声音。它是一个复合词,由“滩”(沙滩)和“声”(声音)组成,字面意思就是沙滩上的声音。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滩声常常被用来营造一种宁静或浪漫的氛围。例如,在描述海边夜晚的场景时,滩声可以增强读者的沉浸感。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滩声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提到海边度假或放松的场景,人们可能会提及滩声来表达那种放松的感觉。 专业领域:在地理学或环境科学中,滩声可能与海洋生态、沙滩侵蚀等专业话题相关。
同义词:海浪声、潮声、波涛声。这些词汇都与海浪有关的声音,但“滩声”更侧重于沙滩上的声音。 反义词:静谧、寂静。这些词汇与滩声形成对比,指的是没有声音或非常安静的状态。
词源:滩声这个词由“滩”和“声”两个汉字组成,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 演变:随着语言的发展,滩声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描述海边场景时。
文化意义:在许多文化中,滩声被视为放松和治愈的象征。它常常与度假、休闲和美好的回忆联系在一起。 社会影响:在现代社会,滩声也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话题相关,因为沙滩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情感反应:滩声通常给人带来宁静、放松和愉悦的感觉。它能够唤起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珍惜。 联想:听到滩声,人们可能会联想到海边度假、沙滩漫步、日出日落等美好的场景。
经历分享:在我最近的一次海边旅行中,滩声成了我记忆中最深刻的元素之一。它让我感到无比的放松和平静,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海浪带走了。
诗歌: 滩声轻抚夜的边缘, 星光下,波涛低语。 心灵随风飘荡, 在宁静的海岸线。
视觉联想:想象一幅画面,夕阳下的沙滩,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滩声伴随着金色的光芒,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 听觉联想: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站在沙滩上,耳边是连续不断的滩声,海浪一次次地冲刷着沙滩,这种声音让人感到平静和放松。
英语对应词: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easound”或“seashore sound”,但这些词汇不如“滩声”那样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
总结:滩声是一个富有情感和联想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还承载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珍惜。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滩声是一个能够增强描述力和情感表达的重要词汇。 反思: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滩声,我更加意识到词汇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每个词汇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和联想,正确地使用它们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加丰富和生动。
1.
【滩】
(形声。从水,难声。本义:河道中水浅流急多沙石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唐崔道融溪夜诗》-却放轻舟下急滩。 、 《广韵·平声寒韵》-滩,水滩。
2.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