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0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05:55
“火妻灰子”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妻子像火一样热烈,儿子像灰一样冷淡。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亲密而父子关系疏远。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绘一个家庭内部的复杂情感关系,特别是在描述传统家庭结构中夫妻与父子之间的情感差异。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比喻某些家庭中夫妻关系和父子关系的不同状态。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家庭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和互动模式。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源自古代对家庭关系的观察和总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特定家庭情感状态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父子之间的孝道和夫妻之间的和谐。因此,“火妻灰子”这个成语反映了传统观念与现实情况之间的冲突,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和关系的变化使得这种描述更加贴切。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家庭关系复杂、情感层次分明的联想。它让人思考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人的情感和生活。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有观察到类似“火妻灰子”的现象,例如在某些家庭中,夫妻关系非常紧密,而父子之间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却相对较少。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火妻灰子,家中情深浅不一,岁月流转,唯有爱是永恒的诗。”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对夫妻在温暖的火光中相拥,而他们的孩子在远处独自玩耍,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情感描述和家庭关系分析在各种文化中都有所体现。
“火妻灰子”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种家庭关系的状态,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复杂的人际关系。
离,山平人,而焚烧妻子,诈为吴雠,求信于庆忌,反而刺之。
1.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
2.
【妻】
以女嫁人。
【引证】
《汉书·吴芮传》。注:“妻,嫁女与人也。”-黥布归芮,芮妻之。 、
娶女子为配偶。
【引证】
《左传·桓公六年》-齐侯又请妻之。 、 《孟子》-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
3.
【灰】
(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灰,死火余烬也。 、 《礼记·月令》。注:“火之灭者为灰。”-毋烧灰。 、 《字汇》-火过为灰。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纸灰之类。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灰飞烟灭。
【组词】
灰灭、 灰榇、 灰罐、 灰枵、 灰火、 灰末
4.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