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1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16:58
“心细于发”这个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心思非常细腻,细致到可以和头发相比。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非常细心,对细节的关注程度极高,能够注意到别人可能忽略的细微之处。
在文学作品中,“心细于发”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如侦探小说中的侦探角色,他们往往因为心细如发而能够破解复杂的案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夸赞某人做事认真细致,不放过任何细节。在专业领域,如工程、设计等,这个词汇强调对细节的精确把控。
同义词: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反义词:粗心大意、马虎、草率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侧重点的不同,如“细致入微”更强调深入到每一个小细节,而“一丝不苟”则强调对规则和标准的严格遵守。
“心细于发”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较长,源自对细腻心思的比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在*文化中,细心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工作和学中。因此,“心细于发”这个词汇在鼓励人们注重细节、提高工作质量方面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赞赏,因为它代表了专业和敬业的精神。联想上,我会想到那些在各自领域中因为细心而取得成功的人物。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心细于发的态度帮助我避免了许多错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她的心思,细如发丝,编织着生活的每一寸光阴。”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精细的刺绣作品,每一针每一线都经过精心安排。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轻柔的细语,每一个音节都清晰可辨。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s meticulous as a hair”,但这个表达并不常见,更常见的表达是“meticulous to a fault”,强调过度细心。
“心细于发”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细心这一品质,也鼓励我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更高的标准。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细节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和提升这一能力。
谁想这位十三妹姑娘,力大于身,还心细于发。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细】
(形声。从系(mì),囟(xìn)声。系,细丝。本义:细小)。
同本义。和“大”相对。
【引证】
《说文》。按,细者,细之微也。-细,微也。 、 《广雅》-细,小也。 、 《礼记·檀弓》-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 《国语·周语》-细钧有钟无镈。 、 《墨子·天志中》-此吾所谓君子明细而不明大也。 、 《荀子·劝学》-不积细流。 、 吴均《与朱元思书》-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唐·张志和《渔歌子》-斜风细雨。 、 清·刘开《问说》-不知其细。
【组词】
细崽、 细人、 细探人、 细士
3.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4.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