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4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45:12
词汇“浪传”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方言性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浪”通常指波浪或无目的的游荡,“传”则有传递、传播的含义。结合起来,“浪传”可能指的是无目的或随意的传播,或者像波浪一样扩散开来。
“浪传”可能指的是信息或谣言等无序或无目的的传播,类似于“流传”,但带有更强烈的随意性和无序性。
由于“浪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浪”和“传”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形容信息传播的无序状态。
在某些传统文化中,信息的传播往往伴随着一定的仪式或规范,而“浪传”则可能用来形容那些不符合传统规范的传播行为。
使用“浪传”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信息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带来一种不稳定或不可靠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更常用“流传”或“传播”来描述信息的传递,而“浪传”则较少使用。
在创作中,可以将“浪传”用于描述某种神秘或不可控的信息传播过程,增加文本的神秘感和不确定性。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人在街头巷尾随意传递消息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节奏快速、旋律不定的音乐来表达“浪传”的随意性。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浪传”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信息的无序传播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浪传”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场景相对有限,主要用于描述信息的无序或随意传播。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特定的概念和情感。
1.
【浪】
波浪,水因风吹、石激而形成的涌动。
【引证】
《世说新语·雅量》-风起浪涌。 、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左思《魏都赋》-温泉毖涌而自浪。
【组词】
风浪、 激浪、 浪波、 浪淘淘
放荡;放纵。
【引证】
《诗·邶风·终风》-谑浪笑敖。
【组词】
浪弟子、 浪事、 浪荡鬼
2.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