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1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3:59
“做生活”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在方言中使用,特别是在上海话中较为常见。字面意思是指“过日子”或“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事务”。它强调的是日常生活的维持和打理,包括家务、工作、社交等各个方面。
在不同的语境下,“做生活”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做生活”这个词源可能来自于对日常生活的直接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方言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的使用范围可能有所扩大,但主要还是在方言区流行。
在**,特别是上海等大城市,由于生活节奏快,人们常常用“做生活”来形容自己忙碌的生活状态。这个词反映了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态度和对生活压力的感受。
“做生活”这个词给人一种踏实、勤劳的印象。它让人联想到辛勤工作、不断努力的生活态度,可能会激发人们对生活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我的生活中,我常常听到这个词被用来描述那些每天忙于工作和生活的人。它让我想到那些默默付出,努力维持家庭和生活的人们。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人们开始做生活,城市的脉搏随着他们的脚步跳动。”
想象一幅画面:清晨的街道上,人们匆匆忙忙地开始新的一天,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忙碌。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做生活”的忙碌和充实。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aking a living”或“getting by”,它们都强调了维持生活的努力和挑战。
“做生活”这个词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如何面对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务。它不仅是一个描述性的词汇,也是一个富有情感和联想的词汇,对于理解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
1.
【做】
(“做”是“作”后起的分别字,“作”近代写作“做”)。
作。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引证】
《水浒全传》-我且不做买卖,和你一同家去。
【组词】
做道路、 做夫、 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做不得;做不了;做嗄
2.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3.
【活】
(形声。从水,昏(kuò)声。本义:流水声。用本义时读(guō))。
生存。与“死”相对。
【引证】
《诗·邶风·击鼓》-不我活兮。 、 《书·太甲》-不可活。 、 《孟子》-民非水火不生活。 、 《楚辞·天问》-巫何活焉?
【组词】
鱼在水里才能活;这个孩子只活三个月;活到高龄而且精力充沛;活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