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4:32
“杨穿三叶”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杨树的叶子穿过了三层障碍。这个成语比喻人的才能或技艺非常高超,能够轻松克服重重困难。
在文学作品中,“杨穿三叶”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非凡才能或技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武术、艺术等,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人的技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同义词:
反义词:
“杨穿三叶”这个成语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体现了汉语成语中常见的比喻和夸张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和含义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形容人的才能或技艺非常高超——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杨穿三叶”作为一个成语,体现了人对于技艺和才能的崇尚,以及对于超越常人的能力的赞美。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赞叹。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各自领域达到顶尖水平的人,他们的技艺和才能令人钦佩。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艺术展览上听到一位评论家用“杨穿三叶”来形容一位画家的作品,这让我对这个成语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杨穿三叶显神通,
笔下生花意无穷。
墨染江山如画卷,
一纸风华万古同。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书法家在宣纸上挥毫泼墨,每一笔都如同杨树的叶子穿透了三层障碍,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技艺。这样的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和美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cut above the rest”,意指某人或某物比其他人或物更优秀。虽然这个表达没有“杨穿三叶”那么形象和富有诗意,但它们都传达了超越常人的意思。
通过对“杨穿三叶”这个成语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汉语中的丰富含义和文化价值。这个成语不仅是对技艺的赞美,也是对人类潜能的一种肯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增强语言的魅力。
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诗:“自知群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桂折一枝先许我,~尽惊人。”
1.
【杨】
(形声。从木,昜(yáng)声。本义:植物名。落叶乔木)。
杨柳科杨属植物的泛称。
【引证】
《说文》-杨,杨木也。 、 《尔雅》-杨,蒲柳。 、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杨与柳别。杨,枝劲脆而短,叶圆阔而尖;柳,叶长而狭,枝软而韧。
2.
【穿】
(会意。从牙,从穴。牙在穴中,表示穿通的意思。本义:穿通,穿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穿,通也。 、 《诗·召南·行露》-何以穿我墉。 、 、 《三国志·诸葛亮传》-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 司马光《资治通鉴》-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组词】
穿墉、 穿着鼻、 穿穴、 穿空、 穿胸
3.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4.
【叶】
古邑名。在今河南省叶县南。春秋时属楚领地。汉置县。
【组词】
叶县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