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0:34
停学:指学生因违反学校规定或其他原因,被学校暂时停止上课的处分。这种处分通常是为了让学生有时间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可能伴随着一些条件,如完成特定的课程或社区服务,以便重新获得入学资格。
停学一词源于汉语,由“停”和“学”两个字组成,直译为停止学习。在教育实践中,这一概念随着学校纪律管理的发展而逐渐形成。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停学的意义和影响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社会中,停学可能被视为一种严厉的惩罚,而在其他社会中,可能被看作是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
停学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通常与不良行为或失败相关联。它可能引发对学生未来的担忧和对教育系统公正性的质疑。
在我的学生时代,我有一个朋友因为参与了一次校园斗殴而被停学。这件事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后来变得更加成熟和负责任。
在诗歌中,可以将“停学”比喻为一段旅程的暂停,让学生有时间反思和重新规划自己的道路。
停学可能让人联想到空荡的教室、寂静的校园和沉重的气氛。音乐上,可能会选择一些低沉的旋律来表达这种情绪。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suspension”,德语中的“Exmatrikulation”,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指代了学生暂时或永久离开学校的状态。
停学是一个在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涉及学生的个人行为,还关系到教育制度和社会价值观。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一词汇,对于理解教育实践和促进学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停】
(形声。从人,亭声。本义:停止,止息)。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释言语》-停,定也,定于所在也。 、 《左传·隐公三年》。注:“潢汙,停水。”-潢汙行潦之水。 、 唐·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琵琶声停欲语迟。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余亦停弗上。 、 清·方苞《狱中杂记》-时方冬停遣。
【组词】
停床、 停市、 停刑、 停步
2.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