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3:26
“布登勃洛克一家”(Buddenbrooks)是一部由德国作家托马斯·曼(Thomas Mann)创作的小说,首次出版于1901年。这部小说讲述了德国北部城市吕贝克的一个商业家族——布登勃洛克家族四代人的生活和衰落。小说通过家族成员的个人经历,反映了19世纪末德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迁。
在文学语境中,“布登勃洛克一家”通常指代这部小说及其所描绘的家族。在口语和专业领域,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比喻任何经历衰落的家族或企业,尤其是在讨论家族企业管理或历史变迁时。
“布登勃洛克一家”直接来源于小说标题,没有更早的词源。随着小说的流行,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指代任何经历衰落的家族或企业。
在德国文化中,“布登勃洛克一家”被视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反映了德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复杂过程。小说中的家族衰落象征着传统价值观与现代商业实践之间的冲突。
这个词汇可能引发对家族衰落、传统与现代冲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相互作用的感慨。
在讨论家族企业传承问题时,我曾引用“布登勃洛克一家”来说明家族企业在面对现代市场挑战时的困境。
在创作一首关于家族历史的诗歌时,我可以写道:“如同布登勃洛克一家,我们的荣耀与悲哀交织,在时间的河流中缓缓流淌。”
想象一幅描绘19世纪德国城市风光的油画,背景中隐约可见布登勃洛克家族的宅邸,这样的视觉联想能增强对小说氛围的理解。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主题的文学作品,如俄国的“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虽然背景和细节不同,但都探讨了家族与社会的变迁。
“布登勃洛克一家”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的名称,也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它提醒我们关注家族、社会和历史的相互作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把握文化和社会的复杂性。
1.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
2.
【登】
(象形。本义:上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登,上车也。 、 《尔雅》-登,陞也。 、 《礼记·玉藻》-登车则有光矣。 、 《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
3.
【勃】
(形声。从力,孛(bèi)声。本义:排,推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勃,排也。 、 《广雅》。今苏俗语以力旋转物曰勃。-勃,展也。
【组词】
勃郁、 勃屑
兴起;旺盛。
【引证】
马融《长笛赋》-气喷勃以布覆兮。 、 《广雅》-勃勃,盛也。 、 《荀子·非十二子》。注:“兴起貌。”-勃然平世之俗起焉。
【组词】
蓬勃、 勃腾腾、 勃勃
4.
【洛】
(形声。从水,各声。本义:水名。指洛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洛,洛水,出左冯翊归德北夷界中,东南入渭。
5.
【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克,肩也。 、 《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佛时仔肩。 、 《易·蒙》-子克家。 、 《左传·隐公元年》-邾子克。 、 《左传·桓公十八年》-周王子克。 、 《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 《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组词】
克当、 克堪、 克家、 克祚、 克家子、 克明
6.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7.
【家】
词尾。
【组词】
成年家;整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