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0:57
“付之一炬”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将某物投入火中烧毁。基本含义是指彻底毁灭或放弃某物,通常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表示对某物的彻底失望或愤怒。
“付之一炬”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对火灾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不仅仅指物理上的毁灭,也包括精神上的放弃或失望。
在**文化中,火往往象征着毁灭和重生。因此,“付之一炬”在文化上常常与彻底的改变或新的开始联系在一起。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强烈的悲剧色彩,让人联想到毁灭、失去和绝望。它也可能激发人们对保护文化遗产和珍惜现有资源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描述对某个长期项目的彻底放弃,或者对某个重要关系的终结。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青春付之一炬,留下的只是回忆的灰烬。”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被火焰吞噬的废墟;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沉重的旋律,如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urn to the ground”或“reduce to ashe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毁灭意味相似。
“付之一炬”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强有力的表达,用于描述彻底的毁灭或放弃。它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能够深刻地传达情感和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除夕,京师富家竞购千竿爆竹,~。
唐敬宗时,朝廷大兴土木,挥霍无度,杜牧十分气愤,就写一篇《阿房宫赋》,讲述秦朝的阿房宫是十分的繁华,最后被西楚霸王项羽放火烧了三个月才烧完,借古讽今,希望能让当权者吸取秦亡的教训
1.
【付】
(会意。从人,从寸。从“寸”,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意思是:以手持物交付给别人。本义:给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付,与也。 、 《广雅》-付,予也。 、 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组词】
付法、 付任、 付治、 付推、 付度、 付命
2.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3.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4.
【炬】
(形声。从火,巨声。本义:火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苣,束苇烧。从艸,巨声。俗字作炬。 、 、 《张衡传》注-炬可以昭明。 、 《史记·田单列传》-牛尾炬火,光明炫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