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6:50
“日暮”一词的字面意思是太阳落山,天色渐暗,指一天中的傍晚时分。它通常用来描述太阳接近地平线,天空逐渐变暗的自然现象。
在文学中,“日暮”常被用来营造一种宁静、忧郁或怀旧的氛围。例如,在诗歌中,它可能象征着一天的结束或生命的衰老。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简单地用“日暮”来指代傍晚或黄昏。在专业领域,如天文学或气象学,它可能涉及更精确的时间和光线的变化。
同义词中,“黄昏”和“傍晚”更常用于日常对话,而“夕暮”则带有更浓的文学色彩。反义词则指一天的开始,与“日暮”形成鲜明对比。
“日暮”由“日”和“暮”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日”指太阳,“暮”指夜晚的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暮”逐渐固定为指代傍晚时分。
在*文化中,“日暮”常与归家、休息和反思联系在一起。它也是许多传统节日和俗中的重要时刻,如中秋节的赏月活动。
“日暮”常带有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宁静感。它让人联想到结束和开始,生命的循环,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日暮时分,我常常会停下手中的工作,走到窗前,静静地观察夕阳的变化,这让我感到一种平静和满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日暮”:
日暮的余晖洒在古老的城墙上,
岁月的故事在每一块石头上轻轻诉说。
想象一幅画面:夕阳的余晖洒在平静的湖面上,鸟儿归巢的叫声在空中回荡。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和谐。
在英语中,“日暮”可以对应为“dusk”或“twilight”。虽然这些词汇在日常使用中相似,但“twilight”更多用于文学和浪漫的语境中。
“日暮”不仅是一个描述时间的词汇,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美感。通过深入学“日暮”,我更加欣赏语言的细腻和多样性。
1.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2.
【暮】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论衡·明雩》-暮者,晚也。 、 《庄子·齐物论》-朝三而暮四。 、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韩非子·难一》-今朝至,暮变。 、 宋·苏轼《石钟山记》-至莫夜月光明。 、 唐·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组词】
暮天、 暮雨、 暮途、 暮烟、 暮暮、 暮鼓、 暮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