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4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48:23
词汇“[义项]”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它通常用于描述词典中对某个词汇的特定解释或含义。下面我将从上述提到的各个方面对“[义项]”进行深入分析:
“[义项]”指的是词典中对一个词的不同含义或用法的具体解释。每个义项都是对该词在特定语境下的定义,帮助读者理解词的多重含义。
在不同的语境中,“[义项]”的使用会有所不同。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会利用词的多义性来增加文本的深度和复杂性。在口语交流中,了解一个词的不同义项可以帮助更准确地表达思想。在专业领域,特定的义项可能具有特定的技术含义。
“[义项]”这个概念源自词典编纂的需要,随着语言的发展和变化,词的含义也在不断演变,因此词典需要不断更新以包含新的[义项]。
在多语言和多文化的社会中,理解和尊重词的不同[义项]对于跨文化交流至关重要。它帮助人们避免误解和沟通障碍。
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掌握一个词的不同[义项]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它也可能带来挑战,因为需要记住和区分多个含义。
在我的语言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了解和记忆词的不同[义项]对于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非常有帮助。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利用一个词的不同[义项]来创造多层次的意义,增加诗歌的深度。
想象一本打开的词典,每个词条下有多个[义项],这种视觉形象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
在不同的语言中,词的[义项]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反映了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义项]”是语言学习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们理解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掌握词的不同[义项]对于提高语言能力和文化理解至关重要。
1.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
2.
【项】
(形声。从页,工声。从页,与头有关。本义:脖子的后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项,头后也。 、 曹植《洛神赋》-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 《后汉书·左雄传》-项背相望。
【组词】
项髻、 项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