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4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8:10
弱酸是指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出氢离子(H+)的酸。与强酸相比,弱酸的电离程度较低,因此其酸性较弱。弱酸的电离常数(Ka)较小,通常小于1。
“弱酸”一词源自化学术语,其中“弱”表示强度较低,“酸”指具有酸性的物质。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在现代社会,化学知识普及,人们对“弱酸”等化学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尤其是在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
“弱酸”可能让人联想到温和、微妙的感觉,与强烈的刺激感相对。在情感表达上,可能用于形容某种细腻或不明显的情感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弱酸”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食品的酸碱性,例如在烹饪中使用柠檬汁作为弱酸调味。
在诗歌中,可以将“弱酸”比喻为某种微妙的情感:
她的笑容,如同一杯弱酸, 温柔地溶解在心湖的深处, 不张扬,却持久地触动着每一根神经。
在不同语言中,“弱酸”通常有对应的翻译,如英语中的“weak acid”,德语中的“schwache Säure”,用法和概念基本一致。
“弱酸”作为一个化学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直接使用,但了解其概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类专业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和表达能力。
1.
【弱】
(会意。小篆字形,两把弯曲的弓,“彡”(shān)象毛羽之形,合起来表示柔弱。本义:气力小;势力差)。
同本义。与“强”相对。
【引证】
《说文》-弱,桡也。上象桡曲,彡象毛氂桡弱也。 、 《易·大过》-栋桡,本末弱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颉遇王子弱焉。 、 《淮南子·原道》-志弱而事强。 、 《孙子·谋攻》-辅隙者则国必弱。 、 《左传·哀公十年》-众散为弱。 、 《商君书·错法》-有土者不可以言贫,有民者不可以言弱。 、 《周书·武顺》-两争曰弱。 、 陈寿《隆中对》-然操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老子》-弱者道之用。 、 陶潜《游斜川》-弱湍驰文舫,闲谷矫鸣鸥。
【组词】
弱植、 弱道、 弱人、 弱湍、 弱力、 弱才、 弱孤、 弱门
2.
【酸】
(形声。从酉(yǒu),“酉”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酉”,与酒、酪等有关。本义:醋)。
像醋一样的气味或味道。
【引证】
【组词】
酸辛、 酸苦、 酸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