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4:25
横眉冷目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眉毛横着,眼神冷漠。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表情严厉、冷酷,给人一种不易接近或愤怒的感觉。
在文学作品中,横眉冷目 常用来描绘反面角色或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严肃态度。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对待他人的态度冷淡或不友好。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人际交往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一种非言语沟通的负面信号。
同义词:
反义词:
横眉冷目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汉语中对人物表情描述的细腻和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严厉或冷酷表情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面部表情被认为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横眉冷目 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非言语沟通的重视,尤其是在表达不满或警告时。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严肃和距离感。它让我联想到在某些正式或紧张的场合中,人们可能需要通过这样的表情来传达自己的立场或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工作中遇到过一位横眉冷目的上司,他的这种表情常常让我们团队成员感到紧张和不敢轻易接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横眉冷目对世间,
心中自有千般怨。
在视觉上,横眉冷目 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张严肃的面孔,眉毛紧锁,眼神锐利。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低沉、严肃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glaring eyes" 或 "stern look",它们也传达了类似的严厉和冷酷的意味。
横眉冷目 这个成语在描述人物表情时非常形象和生动。它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汉语中的非言语沟通,也让我意识到在不同文化中,面部表情的重要性是普遍存在的。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态度。
现在他又横眉冷目地喝了一声‘走’,更把个张温吓没了真魂。
1.
【横】
横暴;放纵。 同: 犷
【引证】
《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 、 《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横行天下。 、 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东夷横畔。 、 《汉书·彭宠传》注-以威力相胁曰横。
【组词】
蛮横;横政、 横侈、 横虐、 横逆、 横逞、 横施、 横议、 横杀
祸害。
【引证】
《世说新语·自新》-谓为三横。 、
2.
【眉】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引证】
《说文》-眉,目上毛也。 、 《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 元稹《遗悲怀》-报答平生未展眉。
【组词】
眉心、 眉间广尺、 眉泉、 眉寸、 眉下添眉、 眉弓、 眉尖、 眉柳、 眉脚
3.
【冷】
(形声。从仌(bīng),冰,令声。本义: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冷,寒也。 、 白居易《乌夜啼》-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组词】
冷香、 冷泉、 冷翠
4.
【目】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目,人眼,象形。 、 《礼记·郊特牲。》-目者,气之清明者也。 、 《韩诗外传》-目者,心之符也。 、 《易·小畜卦》-夫妻反目。 、 《左传·宣公二年》-睅其目,皤其腹。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满目萧然。 、 晋·干宝《搜神记》-瞋目大怒。 、 《聊斋志异·狼三则》-目似瞑。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目不忍睹。
【组词】
目不斜视、 目见耳闻、 目治手营、 目空一世、 目眩神摇、 目无下尘、 目耗、 目指、 目眦、 目珠、 目睛、 目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