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9:25
“俯偻”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身体弯曲,特别是指因年老或疾病而导致的驼背状态。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人的身体姿态,尤其是在描述老年人时常见。
在文学作品中,“俯偻”常用来描绘人物的衰老或病态,增添一种悲凉或沧桑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驼背”或“弯腰”等更为通俗的表达。在医学或健康相关的专业领域,可能会更精确地描述这种身体状态,如“脊柱侧弯”或“骨质疏松导致的驼背”。
这些同义词在描述身体姿态时各有细微差别,“驼背”更侧重于背部弯曲的状态,“弯腰”则可能指短暂的或动作性的弯曲,而“佝偻”则带有更强烈的病态或衰老的意味。
“俯偻”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至今仍在使用,但其使用频率可能不如一些更为通俗的词汇。随着现代医学和健康观念的发展,对于这种身体状态的描述也更加科学和精确。
在**传统文化中,老年人常常被赋予智慧和尊严的象征,因此“俯偻”这一形象也可能带有某种尊敬或哀婉的情感色彩。在现代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注也在增加,这使得“俯偻”这一词汇在社会讨论中可能会有更多的出现。
“俯偻”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同情和尊敬。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虽然身体不再强健,但精神依旧坚韧的老年人。这种形象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常常被用来表达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或社会现象。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邻居,他因长期的体力劳动而背部俯偻,但他依然每天坚持散步,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以及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精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俯偻”:
岁月如刀,刻画出你的俯偻,
但心中的火焰,依旧熊熊燃烧。
结合图片,我可能会想到一位老人在冬日的阳光下缓缓行走,背部微微俯偻,但脸上带着满足的微笑。在音乐方面,可能会联想到一些缓慢而深沉的旋律,如古典音乐中的某些乐章,传达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坚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ooped”或“hunchbacked”,这些词汇在描述身体姿态时与“俯偻”有相似的含义,但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使用可能会有所不同。
通过对“俯偻”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身体状态,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如何恰当地使用这个词汇,以准确传达我的思想和情感。
1.
【俯】
(会意。从页(xié),表示与头有关,从逃省。取低头逃跑意。现在简化为“从人府声”的形声字。本义:低头)。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曲礼上》-俯而纳屦。 、 《公羊传·宣公六年》-俯而闚其户。 、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组词】
俯擗、 俯偻、 俯听、 俯鉴
2.
【偻】
(形声。从人,娄声。本义:弯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白虎通》:周公背偻是为强后。此字本训背曲。-偻,尩也。 、 《礼记·问丧》-偻者不袒。 、 《庄子·达生》-见疴偻者。 、 《汉书·蔡义传》-行步俯偻。 、 《左传·昭公七年》-再命而偻。 、 《荀子·王制》-偻巫跛觋。 、 《庄子·列御寇》-正考父一命而伛(曲背),再命而偻(弯腰),三命而俯,循墙而走,孰敢不轨! 、 《后汉书·邓后传》-同行则偻身自卑。
【组词】
偻背、 偻偻、 偻行、 偻步、 偻人、 偻身、 偻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