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2:10
“兰艾难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兰花和艾草难以区分。基本含义是指两种事物非常相似,难以辨别或区分。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之间的差异微妙,难以一眼看出。
在文学作品中,“兰艾难分”常用于描述人物性格、外貌或行为的相似性,强调细微的差别。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日常生活中的相似事物或情况。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医学,它可能用来描述难以区分的案例或症状。
“兰艾难分”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献,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其形象的比喻用法在古代文学中颇为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成为描述相似性难以区分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兰花和艾草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兰花象征高洁,艾草则常用于驱邪。因此,“兰艾难分”在文化上也有一层深意,即在看似相似的事物中寻找本质的区别。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困惑和好奇。它引发我对事物本质差异的思考,以及如何在相似中寻找不同。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在选择两个相似的商品时,我感到非常困惑,最终意识到这正是“兰艾难分”的体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世间万物皆相似,兰艾难分辨真伪。”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两朵几乎一模一样的兰花,难以区分。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轻柔的风声,仿佛在诉说着难以分辨的细微差别。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ke two peas in a pod”,用来形容两个人或事物非常相似,难以区分。
“兰艾难分”这个成语在描述相似性难以区分的情况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相似事物时更加注重细节和本质的差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提升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
交战之日,兰艾难分。土崩倒戈,宜为蚤(早)计。
如今的社会~,我们处处得提防。
1.
【兰】
(形声。从艸,阑(lán)声。本义:兰草,即泽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蘭,香草也。 、 《汉书·司马相如传》-衡兰芷若。 、 《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
2.
【艾】
刈割;斩除。 同: 刈
【引证】
《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一年不艾,而百姓饥。
【组词】
艾命
治理;安定。 同: 乂
【引证】
《诗·小雅·小旻》-或肃或艾。 、 《汉书》-海内艾安,府库充实。
【组词】
艾安
3.
【难】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引证】
《孙子·谋攻》-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 《资治通鉴》-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 诸葛亮《出师表》-危难之间。 、 《国语·晋语》-以免于难。 、 《资治通鉴》-芟夷大难。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故及于难。
【组词】
排难解纷;苦难、 逃难、 落难、 蒙难、 罹难、 避难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引证】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组词】
发难、 首难
4.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