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3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32:14
“南巡”字面意思是指向南方巡视或巡游。在历史上,这个词汇常常用来描述君主或高级官员向南方地区进行视察或巡视的行为。
在文学中,“南巡”可能被用来描绘一种宏大的历史场景,如巡视江南,展现其权威和对地方的关怀。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讨论历史或特定文化背景时。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政治学,“南巡”可能被用来具体分析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动态或行政管理。
同义词:南行、南访、南视察 反义词:北巡、北行、北访
“南巡”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南”指向南方,“巡”指巡视或巡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历史上多次被用来描述重要的政治,如清朝的南巡,这些**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历史上,的南巡往往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密切相关。南巡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也是一种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方式,有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南巡”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感,以及巡视时的庄严和权威。它也可能唤起对古代繁荣景象的想象,以及对那个时代政治和社会动态的好奇。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历史课程中学*到关于清朝南巡的资料,这让我对古代的政治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南巡”:
南巡的脚步,踏过千年的尘土, 江南的烟雨,见证了帝国的辉煌。
想象一幅画面:**的队伍在江南的水乡中缓缓行进,周围是翠绿的稻田和古老的桥梁,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古筝或笛子的音乐,营造出一种古典而宁静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南行”或“南访”,但“南巡”在**文化中特有的历史和政治含义使其在跨文化比较中显得独特。
“南巡”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方向性动词,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把握和传达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复杂情感和历史意义。
1.
【南】
佛教用语
【组词】
南无
2.
【巡】
(形声。从辵(chuò),川声。本义:到各地视察;巡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巡,视行也。 、 《虞书》。郑注:“行视所守也。殷制六年一巡守,周制十二年一巡守。”-五载一巡守。 、 《孟子》-巡守者,巡所守也。 、 《周礼·掌固》-昼三巡之。 、 《周礼·司谏》-巡问而观察之。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仆人巡宫。 、 《左传·襄公九年》-巡丈城。 、 《周礼·遂师》-宾客则巡其道脩。 、 《西游记》-师兄,我去巡山,你莫成跟我去听的? 、 《国语》-臣从君还轸,巡于天下,怨其多矣。
【组词】
巡风料哨、 巡梭、 巡环、 巡幸、 巡兵、 巡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