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6:08
歌咏: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歌唱和吟咏,通常指的是用音乐或诗歌的形式表达情感或赞美某人某事。它强调的是一种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可以是即兴的,也可以是经过精心编排的。
在文学中,“歌咏”常用于描述诗歌或歌曲的创作和表演,如“诗人歌咏自然之美”。在口语中,它可以指任何形式的歌唱,如“孩子们在操场上歌咏着儿歌”。在专业领域,如音乐学或文学研究中,“歌咏”可能特指某种特定的歌唱技巧或诗歌形式。
同义词:吟唱、歌唱、吟诵 反义词:沉默、静默(这些词表示不发出声音,与歌咏的表达性质相反)
“歌咏”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歌”指的是歌曲,“咏”则是吟咏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描述任何形式的歌唱或吟咏活动。
在许多文化中,歌咏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用于庆祝、纪念或传达情感。例如,在**仪式中,歌咏常用于表达对神的敬仰;在国家庆典中,歌咏则用于表达爱国情感。
“歌咏”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温暖、和谐和美好的情感。它能够唤起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回忆,或是激发对未来的憧憬。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听到长辈们歌咏着传统的民歌,那种温馨和亲切的氛围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歌咏”:
在月光下,我歌咏着夜的静谧, 星辰倾听,风轻轻吹过, 心中的旋律,随风飘散, 在无尽的夜空中,回响不息。
想象一幅画面:一群人在篝火旁,手持乐器,面带微笑,歌咏着古老的旋律。这样的场景不仅让人联想到温暖的光线和和谐的声音,还能感受到一种深层的文化传承和社区的凝聚力。
在英语中,“歌咏”可以对应为“chant”或“sing”,但“chant”更偏向于有节奏的吟诵,而“sing”则泛指歌唱。不同文化中,歌咏的形式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都是通过声音表达情感。
通过对“歌咏”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中的多样性和重要性。这个词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对音乐和诗歌的力量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注意如何恰当地使用“歌咏”,以传达更丰富的情感和意义。
1.
【歌】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歌,咏也。 、 《说文系传》-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 、 《易·离》-不鼓缶而歌。 、 《虞书》-歌永言。 、 《礼记·乐记》-歌咏其声也,长言也。 、 《诗·魏风·园有桃》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 《战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组词】
对歌、 高歌、 歌吹、 歌鼓、 歌戏
2.
【咏】
(形声。从口,永声。又作“詠”。本义:曼声长吟;歌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尧典曰:‘歌永言。’乐记曰:‘歌为之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詠,歌也。或从口。 、 《虞书》。郑注:“谓歌诗也。”-搏拊琴瑟以咏。 、 《国语·周语下》-五曰夷则,所咏歌九则,平民无二也。 、 《礼记·檀弓》-人喜则斯陶,陶斯咏。 、 《论语·先进》-咏而归。 、 班固《东都赋》-咏殷周之《诗》。
【组词】
咏士、 咏雪、 咏哦、 咏吟、 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