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3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3:40
“成王”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成为国王或君主。在古代,这通常指的是通过继承、战争或其他手段获得王位的过程。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可以泛指任何人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达到最高地位或权威。
“成王”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君主的即位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可以用来描述任何人在某个领域达到最高地位的情况。
在**传统文化中,“成王”常常与权力、荣耀和责任联系在一起。它不仅代表了个人成就,也象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领导和保护。
“成王”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尊重。它让我联想到历史上的伟大君主和领袖,以及他们在艰难时刻展现的勇气和智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证一位朋友在学术领域“成王”,他通过不懈努力和创新思维,最终成为该领域的权威人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成王”:
在知识的海洋中,他成王,
智慧的光芒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成王”这个词让我联想到古代宫殿的宏伟景象和庄严的音乐,如古筝和编钟的合奏,营造出一种庄重和权威的氛围。
在英语中,“成王”可以对应为“become a king”或“ascend to the throne”。在不同文化中,成为君主的过程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涉及到权力的获得和责任的承担。
通过对“成王”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代表了权力的获得,也象征着责任和领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成王”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
1.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2.
【王】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引证】
《诗·大雅》-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 《史记·项羽本纪》-欲王关中。 、 、 《史记·留侯世家》-沛公为汉王,王巴、蜀。
作皇帝,称王。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 《商君书》-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