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4:1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4:17:37
玄辞冷语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玄辞”和“冷语”两个词组成。其中,“玄辞”指的是深奥难懂的言辞,而“冷语”则指冷淡、不热情的话语。结合起来,“玄辞冷语”形容说话或写作时使用深奥难懂且态度冷淡的语言。
“玄辞冷语”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语言表达深奥和冷淡态度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特定语言风格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语言的运用被赋予了很高的价值。“玄辞冷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人墨客对于语言深奥性的追求,但也可能被视为一种故弄玄虚的表现。
使用“玄辞冷语”可能会给人一种距离感和不亲切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故作高深、不愿与人亲近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某人总是用“玄辞冷语”来交流,可能会感到沟通困难,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理解来解读对方的真实意图。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玄辞冷语”来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
夜幕低垂,星辰闪烁,
玄辞冷语,诉说着古老的秘密。
月光如水,静谧无声,
唯有心灵,能解这深邃的谜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文人墨客在月光下独自沉思的画面,他们的脸上带着深邃的表情,仿佛在用“玄辞冷语”与天地对话。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ryptic and cold words”,但这种表达不如“玄辞冷语”那样具有文化内涵和历史深度。
“玄辞冷语”这个词汇在描述语言风格时具有独特的魅力,它不仅反映了语言的深奥性,还体现了说话者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和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玄辞冷语,用以博见闻资谈笑而已,奚史哉?
1.
【玄】
(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黑而有亦色者为玄。 、 《考工记·钟氏》。注:“凡玄色者,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与。”-五入为緅,七入为缁。 、 《周礼·染人》。注:“玄纁者,天地之色。”-夏纁玄。 、 《诗·豳风·七月》-八月载绩,载玄载黄。 、 《易·坤》-天玄地黄。 、 《孟子》-篚厥玄黄。 、 《诗·召南·卷耳》-我马玄黄。
2.
【辞】
(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分争辩讼谓之辞。-辞,讼也。 、 《后汉书·周纡传》。注:“辞案犹今案牍也。”-善于辞案条教。 、 《书·吕刑》-皇帝请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
3.
【冷】
(形声。从仌(bīng),冰,令声。本义: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冷,寒也。 、 白居易《乌夜啼》-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组词】
冷香、 冷泉、 冷翠
4.
【语】
告诉,使知道。
【引证】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 《论语·阳货》-吾语女。 、 《三国志·方使传》-若引其许,若至,语人。 、 晋·干宝《搜神记》-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贫者语于富者曰…
【组词】
语言、 语其友;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