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0:33
词汇“殚弊”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殚弊”进行深入分析:
“殚弊”的字面意思是竭尽、用尽。其中,“殚”意为尽、竭,“弊”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疲弊、耗尽。因此,“殚弊”整体上指的是用尽全力,耗尽所有资源或精力。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殚弊”常用于描述人物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竭尽全力的情景。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或正式文书中,仍可能出现。
“殚弊”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殚”字在古代文献中常见,如《左传》中有“殚思极虑”的用法。而“弊”字在古代多指疲弊、破败,后来逐渐演变为现代汉语中的“弊端”等含义。
在古代社会,人们对于努力和奉献的价值观较为重视,因此“殚弊”这样的词汇常被用来赞扬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付出巨大努力的人。
“殚弊”给人一种沉重和艰辛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不懈的努力和牺牲,可能会引起人们对那些默默奉献者的敬意和感慨。
在现代生活中,“殚弊”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些极端努力或牺牲的情景时,仍可以适当使用,以表达深刻的情感和意义。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殚弊”用于描述主人公为了爱情、理想或正义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增加文本的情感深度和戏剧性。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极端环境下努力工作的场景,如在荒野中修建道路的工人;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缓慢、情感深沉的音乐,来增强“殚弊”带来的沉重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殚弊”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其他词汇来实现,如英语中的“exhaust all efforts”或“use up all resources”。
“殚弊”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能够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精准性。
1.
【殚】
(形声。从歹(è),单声。本义:用尽,竭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殚,极尽也。从歹,单声。 、 《广雅》-殚,尽也。 、 张衡《西京赋》-殚所未见。 、 张衡《东京赋》-穆穆之礼殚。 、 《吕氏春秋·本味》-相为殚智竭力。 、 《汉书·杜钦传》-殚天下之财。 、 《楚辞·忧苦》-犹未殚于《九章》。 、 《唐书·温彦博传》-彦博以爱国故,耗思殚神。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竭同义,尽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不可殚言。
【组词】
殚心竭力、 殚虑、 殚形
2.
【弊】
(形声。字本作“獘”,从犬,敝声。从犬,表示被狗扑倒或遭狗咬而倒下。讹变为“弊”。本义:仆,向前倒下)。
仆;向前倒下。 同: 毙
【引证】
《说文》-獘,?顿仆也。 、 《礼记·檀弓》-射之獘一人。 、 《周礼·大司马》-质明,弊旗,诛后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