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3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6:50
外饰: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物体外表的装饰或修饰,通常用于描述建筑物、车辆、家具等物品的外部装饰部分。它强调的是外观上的美化或装饰,以提升物品的视觉吸引力和审美价值。
外饰一词源于汉语,由“外”和“饰”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饰”字已有装饰、修饰的含义,而“外”字则强调了外表的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持着其基本的装饰意义。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外饰的意义和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注重外表和形象的社会中,外饰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价值和意义,而在一些强调内在品质的文化中,外饰可能被视为次要。
外饰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美丽、精致和表面的东西。它可能引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表面现象的警惕。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引发对虚荣和物质主义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注意到建筑物的外观设计,或者在购买产品时考虑其外饰是否符合我的审美。例如,我可能会选择一款外观时尚的手机壳,以提升手机的外观吸引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外饰:
晨光洒落,外饰着金边的云朵, 轻轻飘过,城市的轮廓。 表面的华丽,掩盖不了内心的寂寥, 唯有真诚,才能穿越这层层的装饰。
外饰可能让人联想到精美的建筑立面、闪亮的汽车外观或华丽的服装。在听觉上,它可能与描述装饰性细节的细腻音乐相联系,如古典音乐中的装饰音。
在英语中,外饰可以对应为“exterior decoration”或“exterior finish”。在不同的文化中,对外观装饰的重视程度和风格可能有所不同,例如,东方文化可能更注重细节和和谐,而西方文化可能更强调个性和创新。
外饰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物体的外部装饰,还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社会价值观。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词汇的多维意义和应用场景,这对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理解力都是有益的。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饰】
(形声。从巾,从人,食声。人佩巾有装饰作用。本义:刷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亦作拭。-饰,刷也。 、 《周礼·地官·封人》-凡祭祀,饰其牛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