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13:3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13:31:21
词汇“总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或者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背景下使用。由于这个词汇的特殊性,我将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总制”字面意思是指总的控制或管理。在古代,可能指的是总揽军事或行政大权的官员职位,如“总制使”。
在文学作品中,可能用于描述某人或某组织对全局有绝对的控制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历史或军事讨论中。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行政管理,可能会有特定的含义。
“总制”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于描述具有总揽全局权力的人物或职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含义和用法。
在**古代,总制可能与军事或行政权力的高度集中有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分配。
对于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权力、控制和责任感。它可能带有一种权威和严肃的情感色彩。
由于“总制”不是一个日常词汇,个人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但在学*历史或参与专业讨论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
在创作中,可以将“总制”用于描述一个故事中的关键人物,他/她掌握着故事发展的关键。
由于这个词与权力和控制相关,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官员的画像或军事指挥的场景。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general control”或“overall management”。
“总制”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语言中关于权力和控制的深层含义。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1.
【总】
(形声。从糸(mì),悤(cōng)声。糸是细丝,细丝常聚合成一束,故从糸。本义:聚束;系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总,聚束也。 、 《广雅》-总,结也。 、 《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 《诗·卫风·氓》-总角之宴。 、 《史记·孝景帝》-令徒隶衣七总布。 、 《汉书·王莽传》-总布二匹。 、 《礼记·内则》-鸡初鸣,咸盥漱,栉、縦,笄、总。 、 《新唐书》-以麻总发。
【组词】
总发、 总角之好、 总丱
2.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