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1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3:59
平面媒体是指以二维平面形式呈现信息的媒体,主要包括报纸、杂志、书籍、传单、海报等。这些媒体通过印刷技术将文字、图片等信息固定在纸张或其他类似材料上,供人们阅读和传播。
在文学中,平面媒体常被用来描述传统出版物,与数字媒体形成对比。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平面媒体”来指代传统的阅读材料,强调其物理性质。在专业领域,如新闻学、出版业,平面媒体是一个常用术语,用来区分数字媒体和电子媒体。
同义词:印刷媒体、纸质媒体 反义词:数字媒体、电子媒体
同义词“印刷媒体”和“纸质媒体”强调了平面媒体的物质属性和印刷过程,而反义词“数字媒体”和“电子媒体”则强调了非物理性质和电子传播方式。
“平面媒体”一词源于对媒体形式的描述,强调其二维平面特性。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的兴起,平面媒体的概念也在不断演变,但其核心含义——以平面形式呈现信息——保持不变。
在数字化浪潮之前,平面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它们在文化传承、知识普及和社会信息传播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即使在数字媒体盛行的今天,平面媒体仍然在某些领域(如教育、艺术)保持着重要地位。
平面媒体常常让人联想到传统、权威和可靠性。它们给人一种实体感和历史感,有时也与慢节奏的生活方式相联系。
在我的生活中,平面媒体常用于学习和休闲阅读。例如,我喜欢在周末阅读纸质书籍和杂志,这种实体阅读体验与数字阅读截然不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平面媒体”:
在平面媒体的页间, 文字与图像共舞, 传递着岁月的痕迹, 与数字的浪潮相抗。
平面媒体让人联想到翻阅纸张的沙沙声,以及印刷文字的墨香。视觉上,它们常常与整洁的版面设计和丰富的色彩联系在一起。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print media”,德语中的“Druckmedien”,都指代类似的二维平面媒体形式,强调了其跨文化的普遍性。
平面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传统形式,虽然在数字时代面临挑战,但其在文化、教育和艺术领域的价值不容忽视。了解和使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媒体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如何在不同媒介间进行有效沟通。
1.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2.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
3.
【媒】
(形声。从女,某声。本义:婚姻介绍人,媒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媒,谋也。谋合二姓。 、 《诗·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 《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县令遣媒来。
【组词】
媒人婆迷了路儿,没的说了、 媒人婆拾马粪,越发越晒、 媒红、 媒钱、 媒伯、 媒姥
4. 【体】 亲近的,贴心的。 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指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