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7:15
“五斗米”这个词汇源自*古代,字面意思是五斗的米,即一定量的粮食。在古代,五斗米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几天的口粮。这个词汇后来被引申为比喻意义,指微的俸禄或收入,特别是指那些不足以维持生计的微小报酬。
在文学中,“五斗米”常用来形容官员或文人的清贫生活,如“不为五斗米折腰”表达的是不为了微*的俸禄而屈服于权贵或违背自己的原则。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收入非常低,生活拮据。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词汇则用来具体描述古代社会的经济状况和人们的生活水平。
“五斗米”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最初是用来计量粮食的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赋予了比喻意义,成为描述贫穷和清高的象征。
在**文化中,“五斗米”常常与文人的清高和节操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矛盾。这个词汇也体现了古代社会中普通人的生活困境和对尊严的追求。
“五斗米”这个词汇给人以清贫、坚持原则的联想,同时也带有一种无奈和辛酸的情感。它让人想到那些为了理想和原则而忍受贫困的人们。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坚持自己原则而不愿妥协的朋友,他们宁愿选择收入较低的工作,也不愿违背自己的价值观。这让我深刻理解了“五斗米”的深层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五斗米”:
不为五斗米,折腰向权贵,
心中有清风,何惧世尘灰。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古代文人坐在简陋的书房中,面前只有一盏昏黄的油灯和几本破旧的书籍,他的脸上带着坚定和从容。这样的画面让人联想到“五斗米”的清贫与坚持。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五斗米”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bread and butter”(面包和黄油)在英语中用来形容基本生计,也有类似的比喻意义。
“五斗米”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计量单位,更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的象征。它让我认识到在物质与精神之间寻找平衡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尊重那些坚持原则、不畏贫困的人们。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韵味。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
3.
【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米粒琐碎纵横之状。“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米”的字与米、粮有关。本义:谷物和其他植物子实去壳后的子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四注象米,十其介者,九谷之分也。-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 、 《礼记·明堂位》-米麜有虞氏之痒也。
【组词】
粟米;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