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4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9:39
拂尘:拂尘是一种用以拂去尘埃或驱赶蚊蝇的工具,通常由长柄和一束柔软的材料(如马尾、麈尾、布条等)组成。在古代,拂尘也是道士、僧侣等**人士常用的法器之一。
拂尘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即为“拂去尘埃”。随着时间的推移,拂尘不仅作为实用工具,还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象征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拂尘常与道士、僧侣等人士联系在一起,象征着清净和超脱。在道教仪式中,拂尘也被用作法器,具有驱邪避凶的象征意义。
拂尘给人以清净、整洁的联想,同时也可能让人想到古代的**仪式和神秘的氛围。在个人情感上,拂尘可能唤起对古代文化和传统的敬仰之情。
在日常生活中,拂尘可能被用于家居清洁,或在特殊场合(如传统节日)中作为装饰品。个人经历中,拂尘可能与家庭清洁或传统文化活动相关联。
在诗歌中,拂尘可以被用作意象,表达超脱尘世的意境:
拂尘轻挥去,尘埃不染心。 清风自来伴,明月照古今。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工具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用途。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工具可能是羽毛掸子或鸡毛掸子,用于家居清洁。
拂尘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实用的清洁工具,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拂尘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和语言的丰富性。
1.
【拂】
(形声。从手。弗声。本义:拂拭;掸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随击随过,犹拍也。”-拂,过击也。 、 《广雅》-拂,去也。 、 《仪礼·大射仪》。注:“去尘也。”-授弓拂弓。 、 《考工记·弓人》。注:“拂之摩之。”-和弓击摩。 、 《仪礼·既文礼》-商祝拂柩。 、 《仪礼》-主人拂几。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组词】
拂掉、 拂帚、 拂子、 拂须、 拂去桌上的尘土
2.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湫隘嚣尘。 、 《庄子·逍遥游》-尘埃也。 、 《庄子·齐物论》-而游于尘垢之外。 、 《楚辞·招魂》-朱尘筵些。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组词】
浮尘;降尘;灰尘、 一尘不染;尘封、 尘涓、 尘芥、 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