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6:06
词汇“弦直”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弦直”字面意思是指弓弦的直,即弓弦拉紧后的直线状态。在引申意义上,它可以指事物状态的直、正直或直率。
由于“弦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专业领域等语境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用来形容弓箭手的技艺或者弓箭的状态。
“弦直”由“弦”和“直”两个字组成。“弦”指的是弓弦,而“直”表示直线状态或正直。在古代汉语中,可能更多用于描述弓箭相关的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
在古代**,弓箭是重要的武器和狩猎工具,因此与弓箭相关的词汇在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火器的出现和发展,弓箭的使用逐渐减少,相关的词汇也逐渐淡出日常语言。
“弦直”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弓箭手、战争场景或者狩猎活动,给人一种古老、传统和技艺高超的感觉。
由于“弦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弦直”用于描述古代场景或者强调某种技艺的精准和正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张拉满的弓,弓弦笔直,准备发射箭矢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箭矢破空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弦直”的词汇,因为它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弦直”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其意义和用法相对有限。在学*语言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历史背景。然而,由于其使用频率低,它在日常交流和表达中的重要性相对较小。
1.
【弦】
(会意。左为“弓”,右为“丝”。弓弦是用丝做成的。本义:弓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弦,弓弦也。从弓,象丝轸之形。 、 《文选·王文宪集序》-无待韦弦。 、 《韩非子·观行》-故佩弦以自急。 、 《淮南子·人间训》-引弦而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抚弦登陴。
【组词】
弦箭、 弦栝
2.
【直】
(会意。小篆字形,从L(yǐn),从十,从目。徐锴:“L,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本义:不弯曲,与“枉”、“曲”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正见也。 、 《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 《左传·襄公七年》-正直为正,正曲为直。 、 《书》-木曰曲直。 、 《易·说卦》-巽为绳直。 、 《礼记·月令》-先定准直。 、 吴均《与朱元思书》-争高直指。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